
2020-02
問:一位同修修凈土法門,但是她與觀音菩薩緣分特別深,從小就念觀音圣號,所以她求生凈土的方法是念觀音圣號,而不是念彌陀圣號。請教三個問題:一、像她這樣能否往生?二 ...
2020-02
問:佛教是如何看待外星人的?凈宗之聲:這個問題有些好奇的成分。如果僅僅是好奇,回答的價值就不大,因為佛法主要是解決人的生死根本問題;如果因為好奇而想了解佛法的一 ...
2020-02
問:身體不好,原本吃素,現在想吃雞蛋可以嗎?答:嚴格的素食,不可以吃雞蛋。雞蛋是從雞的身體生出來的,你吃它,就跟它建立了緣分。每只雞生出來的蛋,都是它身體的一部 ...
2020-02
問:從佛教來看,耶穌是六道眾生嗎?我們信佛去西方,他們信耶穌的無論造什么業的人都可以去天堂嗎?答:耶穌是一個偉大的人物。就像中國的老子、孔子,都是先賢圣哲,老子 ...
2020-02
這個人生到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不退轉,圓滿證得三種不退。第一種位不退,他是圣人,不會再退墮到凡夫,叫位不退。在我們這個世 ...
2020-02
問:我一心想求生西方,也非常發心想弘法。現在面臨一個普遍問題,過去世及現世所造殺盜淫妄酒,今生是否會受報?答:先說明一下受報的原理。受報,佛法完整的表達是因緣果 ...
2020-02
也許大家不了解佛教,但肯定都聽過、見過“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無論是影視劇中,還是生活中 ,還是在寺院里,我們都經常聽到見到,大家也都知道這句佛號來自 ...
2020-02
摘自《2014大經科注》第433集2017年4月29日 講于 香港我們修積功德修什么?請看念老的注解:【解】“廣植德本”者,據《會疏》,“德本”有二義:一者 ...
2020-02
時間,成就了內心世界,人生,改變了速度,付出,渡化了自己。由一種感動,藏在內心,有一種悲傷,藏在無奈,還有一份無辜,藏的凋零,人生總有不如意,且行且珍惜。看人 ...
2020-02
佛教的基礎戒律當中,有殺生、偷盜、妄語、飲酒,還有一個就是邪淫,對于殺生、偷盜、飲酒這三個,只要我們稍微用點心,就能夠戒掉,而妄語和邪淫,就沒有那么容易戒掉了。 ...
2020-02
初刊說明 壬戌之秋,北京廣化寺與居士林在該寺舉辦念佛七道場,由該寺方丈修明長老主七。四眾弟子參加者一百余人,其中多是久修之大德善信。道場中,香光幡幢,明潔莊嚴 ...
2020-02
附1:蕅益大師六信:
此經以信愿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愿,非愿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愿而證所信。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愿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 ...
2020-02
送往生須知 犟牛老師審定 二〇一九年六月 純印老人
一百零八歲的純印老人
恭敬安放 阿彌陀佛和純印老 ...
2020-01
一、過去的雖然過去了,也還會再來
復雜的社會,看不透的人,放不下的牽掛,經不完的酸甜苦辣,走不完的坎坷,越不過的無奈,忘不了的昨天,忙不完的今天,想不到的明天 ...
2020-01
歡迎師兄們一起來捐印《佛像描金功德本》每本3.8元,大家可根據自己能力隨緣發心,幾十,幾百都可以。️ 造一尊佛像,結一份善緣,今生只要送一尊佛像給他人,來世就 ...
2020-01
常念不絕,則得道捷
摘自凈土大經科注-第562集(凈空法師) 「故佛慈示,常念不絕,則得道捷」。釋迦牟尼佛無盡的慈悲,教導我們要常念不絕,這句佛號重要!前面 ...
2020-01
阿彌陀佛!師兄,共業是針對別業來說的。共業一般是批是,許多眾生共同造作的業因,從而共同承擔的業果。別業則是指眾生單獨造業,從而單獨承擔其果報。
當下我們人身的因 ...
2020-01
印光法師開示:遺精病當至誠懇切常念觀世音菩薩
前接汝所寄相片及書,以無暇故,至今方復。世間聰明人,每以男女房事當家常茶飯,致許多皆短命而死。縱令不死,亦成殘廢。 ...
2019-12
佛臺設置:
1)在比較明亮、干凈、清凈的地方設佛臺比較好,但不能背靠玻璃窗,后面必須靠墻,佛臺的周圍不要有鏡子;
2)佛臺方位最好是坐南朝北(南半球),坐北朝南 ...
2019-12
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覺慧法音合唱團 念佛:金燦 - 贊佛偈.mp3 5分鐘念佛:南無阿彌陀佛-五會念佛.mp3 17分鐘念誦:覺慧法音合唱團 - 南無阿彌陀佛.mp3 佛音: 001.李娜 ...
2019-12
愿十方信眾一起發心修繕寺廟——四川資陽羅漢寺 資陽羅漢寺,古蜀名寺,位于資陽市雁江區中和鎮羅漢村,距資陽城區十余公里,史載始建于宋,歷代香火鼎盛,法脈 ...
2019-12
兒童的禮節禮貌表明他們長大了。向孩子教好禮節禮貌可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是一定不要對孩子失去耐心。畢竟,耐心也是一種禮節。現在開始教你的孩子禮貌和禮節的重要性, ...
2019-12
在很多人心中“吃素”與“吃齋”是一回事,畢竟寺院的齋飯都是“素食”。其實不然,“吃素”與“吃齋”有著本質區別。 ...
2019-12
持誦大悲咒能夠讓我們的內心更加清明和安定,也能夠為我們排除心中的雜念和憂慮,使我們在修行時更加的快速,而且通過持誦大悲咒還能夠幫助我們遠離一切的傷害和疾病,使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