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住院靜養,為何還會發生營養不良(參見下圖)
二、全面均衡的住院營養助早日康復
能量是機體的動力來源,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經機體消化吸收后,在體內氧化,釋放出熱能,供機體利用(正如汽車開動需要燃料一樣)。能量的需要因病因人不同而異,但最低供給量也應保證病人維持生命的基礎需要。
只有全面均衡營養,才能有利于組織修復、抗體產生、創傷愈合、感染控制或預防。有人片面相信藥物或補品,而忽略基本的營養,結果延誤病情,費用更多。一個存在重度能量-蛋白質營養不良的病人,如果每天只進食少量白粥、青菜和水果,而不補足能量的話,即使每天輸注人血白蛋白,效果也不佳,原因是當能量不足時,補充的白蛋白會首先用于供能,而無法以白蛋白形式保留在血液中。對于這類病人,需要調整營養方案,病人可以進食,最好選擇均衡易消化的食物混合食物,不能偏食;不能正常進食或進食嚴重不足時,須盡量建立腸內營養通路,或通過胃腸外營養(靜脈營養)的途徑補充腸內營養不足部分;若患者存在完全性腸梗阻等腸內營養禁忌征時,須選擇全腸外供給營養,并根據病情變化盡早使用腸內營養。只有多樣化的營養方案才能加快康復速度,節省醫療費用。
三、病后復康別偏信單一良方
對于病后的康復,民間有不少傳說,比如,手術后要吃生魚湯、田雞粥;還有不少忌口之說,比如不能喝牛奶,不能吃香蕉、生冷食品……病后康復的營養因病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生魚湯是指用生魚煮出的湯水,其營養價值并無特殊,魚肉可提供優質蛋白,湯水可補充水分;田雞(青蛙)肉也可提供優質蛋白質,粥中的碳水化合物則可提供較多的能量。只要病情無禁忌癥,通常病人都可以食用,但并非一定要限制于吃這幾種食物。其實清淡的瘦肉湯、雞蛋湯、魚湯等都可以吃。同樣,牛奶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但是某些人喝了牛奶有不良反應(腹脹、腹瀉),對于這種病人,牛奶是禁忌的,但對于非胃腸手術的無乳糖不耐受癥的病人來說,是不必禁忌的,特別是兒童、孕婦、老人、發熱病人都是適宜的。水果等生冷食品也同樣,對某些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胃腸炎、潰瘍病并出血是禁忌的,但對于甲亢等疾病不必禁忌。
四、老火靚湯是否最有營養
廣東民間有飲老火靚湯的習慣,認為老火湯才夠營養,而常常只喝湯,不吃“渣”,這是營養的誤區。
老火湯,其實營養價值并不那么高,主要在于其口感較好,人人喜歡喝。因為湯中含有較高的嘌呤,所以口感悅人,如常飲這種高嘌呤的老火湯,于健康不但無益反而有害。若患者有痛風病,可誘發和加重病情;對腎功能不全者也可引起高尿酸血癥,甚至可形成尿酸結石。而湯中的“真材實料”(優質蛋白)卻可能被當垃圾丟棄。長時間高溫烹煮,破壞了維生素 C ,如果只喝湯,不吃渣,而又不補充其它富含蛋白質和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則可致蛋白質負平衡和維生素 C 缺乏癥。此外,骨頭湯里的鈣,主要是羥磷酸鈣,不溶于水,不能被消化吸收。因此,不要過于迷信喝老火湯。
營養是健康的物質基礎。病人康復不要過于強調“補”,而要重視營養均衡,特別是能量的供給是否充足,各種營養素的比例是否恰當,所選用食物是否符合病情的需要。具體營養治療方案因人而異,原則是:營養均衡,循序漸進,因病而異,適時調整。
(來源: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新聞中心)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究竟為什么你吃得少也會胖?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