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兩千年來,佛教在中國發展的同時,徹底滲入到中國社會各個階層,它對中國人的思想形態、政治觀念、人生態度、生活方式以及文學、美術、書法、音樂、建筑等各個領域都曾產生深遠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史上十分濃重的一筆。中國文化之所以能不斷發展和繁榮,佛教功不可沒。下面重點談談佛教對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
中國的哲學思想隨著時代不斷變遷,而佛教參與其中并且深深影響著中國的哲學思想。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經歷了歷代高僧對佛教的弘揚,王侯將相、鴻儒雅士們也逐漸受到熏陶,加入這一行列,終于使佛教深入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最終廣大的貧苦百姓成為佛教最大的支持者,他們信仰佛教,終使佛教在中國成為常青之樹。因為有廣大的群眾基礎和政治支持,佛教在中國空前興盛,到了唐宋時期,已經達到鼎盛時期。
中國哲學思想,萌芽于周朝,盛行于戰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國哲學思想盛極一時。到了漢朝,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致使儒學盛極,道教日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而道教也開始中興,佛、道經過沖突、論戰、融合之后,中國哲學產生了新的景象:奉行老莊思想之士,開始取義于佛經;而佛學者,也經常引用老莊哲學思想和語句來闡明自己的觀點。至于儒家,因為帝王及名儒都對佛教產生了極大興趣,所以,當時儒者終因佛教思想之超越、翻譯文學之優美,無不學佛。 唐宋時期,中國經濟發達,而佛教哲學的發展也已達到了頂峰。
中國各大佛教宗派雨后春筍般崛起,其中以華嚴宗哲學體系和禪宗哲學為哲學高峰。這一時期,儒、佛、道三種哲學成功合流,思想交融,各展所長,這種格局的出現是中國傳統哲學對佛教哲學的回應,在這一過程中,佛教哲學起到了推動與催化的作用。至于宋朝之后,在中國文化中影響甚廣的朱程理學、陸王心學,在思維模式、參悟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極大影響,宋代以來的唯心主義思想幾乎都從佛教哲學中吸取營養。朱程理學借用了華嚴宗的某些命題,而陸王心學則吸收了禪宗的某些思想。
至于現今,雖然封建社會已經不再,但是國人思想仍深受佛教思想影響。佛教宣揚的眾生平等、修身養性、生死輪回等思想還深深影著這許多中國人。不少國人還保持“明心見性”的修行方法,追求內心的“極樂世界”,以華嚴宗的“事事無礙論”指導自己思想,有較深的境界追;以禪宗的善惡觀指導自身言行。對于現在浮躁的世人來說,如果多加研究佛學,會讓自己內心平和,處事得當。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淺析佛教與音樂的關系
下一篇: 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