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多少父母經歷過蛀牙的歷劫,就有多少爸媽對寶寶的牙齒健康格外上心。經過科普,很多爸媽都認識到寶寶的乳牙也要好好保護,不能因為要換牙而忽視了乳牙的健康。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査結果顯示,3歲組兒童患齲率達50.8% 。當齲齒發生的時候就已經晚了,科普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提前預防。
那么對于3歲以內的小寶寶來說,我們要怎么做讓孩子避免從小就蛀牙呢?別急,多名專家醫生幫家長都整理好了,照著《嬰幼兒齲防治指南》做,讓蛀牙遠離寶寶。
養成健康衛生的飲食習慣
飲食與齲病有最直接的關系,有研究表明,含乳頭入睡的嬰幼兒患齲率顯著高于不含乳頭入睡者。
因此,很多牙科專家都建議寶媽要減少夜奶的頻次甚至是直接戒掉,3個月內夜間可喂養2次,4-6個月內減少一次,6個月輔食添加以后最好不再夜間喂養。
夜奶真的會造成齲齒?戒不掉怎么辦?
看到這里,一定會有媽媽跳出來說「臣妾做不到!」,對于高需求的寶寶,別說是一夜2次了,3-5次都不在少數,難道只能冒著齲齒的風險嗎?
齲齒的原因其實很復雜,我們說的戒夜奶,更準確的是戒人工喂養,包括母乳瓶喂。有研究數據表明,嬰兒期采用非母乳喂養發生齲齒的風險是母乳喂養的2.87倍。
所以,當我們無法做到完全母乳的話,不論是混合喂養還是瓶喂,為了乳牙的健康,應該循序漸進地減少夜奶。
為什么同樣是夜奶,母乳相對來說齲齒風險就低呢?
齲齒的發生離不開四要素:牙齒、食物、致齲細菌和時間。寶寶在母乳喝奶的時候,奶液會直接接觸口腔后部進入食道,并沒有接觸牙齒表面,當使用奶瓶時,由于嬰兒停止吸吮,重力原因還會有奶液流出,奶液會遍布整個口腔接觸牙齒的表面。
因此,夜奶瓶喂孩子的患齲風險相比母乳親喂大大增加。
添加輔食后
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意味著口腔內致齲菌有了很多不可預測的混雜因素。
但是我們在飲食上首先還是要遵守戒糖原則。輔食保持原味,不給寶寶吃軟飲料、甜點和果汁,不讓嬰幼兒長時間口含甜奶或甜飲料。同時,1歲以內寶寶不建議飲用果汁或鮮榨果汁。
此外,寶寶吃輔食的時候,家長要避免口口相傳,把致齲菌傳播給嬰兒。比如,應避免用口腔接觸餐具和食物來檢測溫度,不要和寶寶口對口親吻,不共用餐具等。
1-3歲乳磨牙萌出
乳磨牙萌出,寶寶的咀嚼能力提高,1歲后,不要再用奶瓶當安慰奶嘴使用。
控糖依然很重要,這時候媽媽會做一些果汁給寶寶補充水果的養分,為了降低齲齒的風險,每天喝新鮮果汁應該控制在120ml以內。
如何給寶寶清理口腔
出牙前
對!還沒長牙也要“刷牙”。剛出生的嬰兒唾液分泌量少,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襲,當4個月開始,寶寶抓到東西就喜歡往嘴里塞,同時就會將外界的細菌帶入口腔。因此,從出生后就開始給小嬰兒清潔口腔很重要。
具體怎么做呢?
首先,清潔自己的雙手;
將干凈柔軟的紗布包裹在手指上;
蘸溫水輕輕擦洗嬰兒的牙床、顎部和舌面,每天至少清潔一次,將來寶寶就更容易接受刷牙。
出牙后
WHO提出:乳牙一旦萌出,家長就必須為嬰幼兒刷牙。家長可以用紗布、指套牙刷、兒童牙刷為寶寶刷牙。在刷牙的時候,父母要注意清潔寶寶上下頜牙齒的所有牙面,特別是接近牙齦緣的部位。
2歲的寶寶因為一些手部的精細運動能力尚未形成,還不能真正的刷干凈牙齒,因此,每次刷牙過后,家長應該再檢查一番,幫助孩子再徹底刷一次。
刷牙的方法也不難,圓弧形刷牙法,牙齒的各個面都要刷到。盡量選擇刷頭較小的牙刷,方便在口腔內靈活轉動,能接觸到最后一顆乳磨牙的牙面。
當乳牙萌出多顆時,家長可以用牙線來清理相鄰兩顆牙齒。正確使用牙線是安全有效的清潔方法,牙線不會讓牙縫變大,但是可以有效預防齲齒。
0-3歲寶寶是否可以用含氟牙膏?
我們都知道氟能堅固牙齒預防蛀牙,但是攝入過多的氟會有不良反應。那么寶寶是否可以用含氟牙膏呢?
含氟牙膏沒那么可怕,《指南》建議寶寶第一顆牙齒萌出后,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每天刷2次。
0-3歲嬰幼兒可以選用500〜1100 mg/kg的含氟牙育,每次使用量為米粒大小(15〜20 mg ),若擔心寶寶漱不干凈,可以用紗布去除口內殘余牙膏。
但是,除了牙膏以外,不建議3歲以內的寶寶使用含氟泡沫、含氟凝膠和含氟漱口水。
定期涂氟也很重要
涂氟怎么涂,交給專業的醫生。但是作為爸媽,要控制好寶寶涂氟的頻率,對中低風險嬰兒,可以2次/年,高風險寶寶建議4次/年。
從小保護牙齒,不僅是為了寶寶顏值和健康,也是為了你的錢包考慮,畢竟以后補牙種牙,分分鐘幫你省下一個包包哦。
參考文獻:
1、中華口腔醫學會兒童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 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 嬰幼兒齲防治指南[J].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 2021, 56(09):849-856.
2、辛蔚妮, 凌均棨. 嬰兒期喂養方式與中國學齡前兒童乳牙齲病關系的Meta分析[J].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2005, 15(9):4.
免責聲明: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代替任何個人醫學診斷和治療。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