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水有什么營養?
作者:盧春麗
感冒了就要喝雞湯增強抵抗力,生病住院、術后體虛的病人就要多喝湯水補充營養,以及骨頭湯補鈣等等,這些說法在民間流傳甚廣;尤其南方人鐘愛煲湯喝,他們確信湯水營養豐富,認為沒有好菜可以,沒有好湯不行,有些地方還有“不會吃的吃肉,會吃的喝湯”的說法。從營養角度而言真是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可能會讓很多人失望了:湯水并沒有人們想象或是希望的那么高的營養價值。在這里,我們就來聊聊幾個與湯水有關的營養問題。
我們不推薦靠喝湯來補充營養,主要是因為湯里絕大部分都是水,肉湯里雖然有一些鉀、水溶性維生素、可溶性含氮物和可溶性蛋白質,但絕大部分蛋白質、鐵等成分還是在肉里。因為蛋白質溶于水的量非常少,就算煲湯的時間再長,95%以上的蛋白質還是在肉渣里。所以,湯水的營養價值并不高,湯渣比湯水其實更有營養。對于蛋白質缺乏或是需要補充蛋白質的人,喝湯棄渣無疑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喝湯更多是補充水分、享受美味和滿足口感。湯水的美味來自肉制品中游離氨基酸、核苷酸和低聚肽,這些都是重要的鮮味和甜味的呈味物質。也因此,湯水還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的用途,喝湯后若能增加進食量,才有可能達到補充營養的效果。而對于胃腸功能減弱、進食量明顯不足的病人而言,建議更應該選擇正規的腸內營養制劑來補充經口營養,它們能量密度高、營養成分齊全且比較均衡,營養價值可是比湯水高得多了。
此外還要注意的是,并非人人都適合喝湯,如高尿酸血癥、痛風者就應避免喝濃肉湯。因為海鮮、畜肉等高蛋白食物中的嘌呤會有很多溶解在湯中,攝入高嘌呤會增加尿酸生成、加重病情,故一般建議此類患者宜吃肉棄湯,或是焯水后再烹調肉類。
另外說到廣為流傳的骨頭湯補鈣的問題,該說法不正確。雖然骨頭里有大量的鈣,卻主要是以羥磷灰石的結晶存在,它是不溶于水的,也很難溶解到湯里。據研究,無論何種加工方式,不同來源骨頭湯中鈣的溶出濃度均較低,不超過4毫克/100毫升,明顯低于牛奶的含鈣濃度(約80~120毫克/100毫升),由此可見鈣含量10杯骨頭湯仍比不上1杯牛奶,換言之鈣含量也才是牛奶幾十分之一。按照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鈣攝入量800毫克,如果都要靠骨頭湯來補鈣的話,得要喝上二十升湯水!因此,用骨頭湯(加醋或不加醋)補鈣都不能作為一種良好的補鈣途徑。
再說到一些愛美人士想通過喝湯減肥的問題,我們認為:減肥是可以借助喝湯增加飽腹感,從而減少食物的攝入量以減少能量;但要注意選擇清淡少油的湯水,喝湯前去浮油,少喝乳白濃湯(這是湯中分散的細微脂肪液滴被蛋白質包裹,在散射的光線下就會呈現出白色,通常白色越濃說明脂肪越多);并需提早在餐前半小時左右喝湯才可能有減肥效果。但飯后在飽腹情況下再喝湯不僅不會有減肥效果,還有可能增肥。當然,減少總熱量的攝入,以及配合適當的運動,這才是減肥的王道。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為什么有的人怎么吃都吃不胖?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