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上火”根本原因,和你想的不一樣,你認可嗎?
經常聽到“上火”這個詞,容易上火的人,吃一點熱性的食物,比如火鍋、辣椒,還有一些蛋白質豐富的水果比如:荔枝,芒果,榴蓮啊,就容易臉上長痘,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
上火了怎么辦呢?喝涼茶、吃清熱降火的藥、吃西瓜,好像能夠救一時之急,可是,治標還要治本。有的人動不動就上火,有時發現自己沒有吃上火的食物啊,也會發生口腔潰瘍,這個就要認真對待了。
不用急,今天讓我來把上火給你講清楚。
第一種,消化問題及處理
人體內除開血液之外的體液,叫做陰液也叫津液,是由吃進人體內的食物,營養經過脾的運化而產生。當人體的脾的功能變弱,消化食物的能力就降低了,人體內的陰液就減少了。表現為唾液比較少,早上起來口干,口腔潰瘍等上火的癥狀。
所以,根本的原因是脾出了問題,需要做的是健脾。這個脾是中醫里的說法,不是解剖學里的脾臟,中醫里的脾對應的是營養學里的胰腺,承擔的是食物的運化。
對于這種上火的處理,最有效的第一種營養素就是維生素B,維生素B能夠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也能幫助胰腺工作,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大量補充維生素B,糖尿病在古代叫消渴癥,經常口渴,其實也是上火的一種現象。
第二種有效的營養素是果蔬纖維片,來自于玉米和蔬菜的纖維,玉米,南瓜這樣的黃色食物,起到的作用就是健脾。
比如,牛肉很好吧,可是對于病人來說虛不受補,中醫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能夠拿捏住這個火候,準確判斷病人能吸收到多少營養,在紅燒牛肉的時候為什么要加香菜,除了更美味,香菜還能起到醒脾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牛肉的消化吸收效率。
第二種,炎癥問題及處理
其實是炎癥,你身體內如果本來就有慢性的炎癥,會因為食物的刺激,環境的影響,導致炎癥表現出來上火的癥狀。
學習整體自然療法,就是教會我們換一種思維方向,真正去關心上火背后的身體炎癥,及時消除,積極調整和改善生活飲食習慣。
不要把上火當小事,也許是胃炎,肺炎,或者腸炎,如果你沒有聽懂身體的語言,選擇喝涼茶去降火,選擇吃清熱解毒的藥去壓制癥狀,其實是把炎癥壓制在體內,久而久之就會變成頑疾。
很多經常上火的人,逐漸的會變得不怎么上火了,但是身體卻開始變得怕冷,疾病纏身,所以,不要為你身體現在的不上火而慶幸哦,其實是身體變得更差了,無法把體內炎癥表現出來。
第二種上火需要的營養素,就是維生素C,有沒有發現,吃的辣一點馬上就上火的人,吃蔬菜水果就會好一點,那其實是因為水果里面的維生素C能夠消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西方的飲食方式,早餐吃牛奶雞蛋,但是他們沒有學全,外國人吃牛奶的同時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喝果汁,果汁里面有維生素C呀。
維生素C是水溶性維生素,會隨著人體的出汗,尿液,眼淚,鼻涕等流失,對于體內有炎癥的人來說,最好的補充方式就是每隔兩個小時就補充一點。
第三種,情緒問題及處理,
情緒引起的上火,有心火,肝火,胃火,人們常說急得上火,其實都是因為情緒波動引起的內分泌紊亂。
海峰老師說,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首先掏出一把維生素C,這會把對身體的損傷降到最低。所以對于情緒激動,神經緊張引起的上火,最需要的營養素就是維生素C,這時候需要的是一次性大量的補充維生素C,想想吧,都處于應激狀態了,相當于動物處于生死攸關的時候,哪還管浪不浪費呢。
維生素C也號稱戰斗維生素,它能夠代替腎上腺工作,緩解腎上腺的壓力,有一部分高血壓病人,就是因為經常上火,導致的血壓升高,如果能夠每天一次性補充維生素C3000mg,也就是紐崔萊維生素C12片,基本上都會得到好轉。
最后,延伸閱讀,
北京大學醫學部聶松青教授推薦文章“維他命B2 缺乏的嚴重性” ,
主題 : 流行病學認為父母得了癌癥,子女也易得癌癥,所以癌癥具有遺傳性 ,這其實是個錯誤的結論。真正的原因是,父母與子女在飲食結構上具有高度相似性。
引起癌癥及多種疾病的原因 :
1、身體長期、嚴重缺乏維生素B2是導致癌癥、腫瘤的根本原因。
2 、各種消化道潰瘍、出血、腫塊、息肉、肌瘤、肝硬化也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 B2所引起的。
3、痔瘡也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
4、女性的宮頸糜爛也是因為缺乏維生素 B2引起的。
5、通常所說的“上火”就是維生素 B2 短期、急劇缺乏癥。
由此可見,及時、足量補充維生素B2,以上這些癥狀都會減輕,也有可能會痊愈。
維生素B2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營養物質,它是形成人體組織、器官表面必需的一種物質。
維生素B2在人體內無法儲存,但人體每天又需要它,所以必須想辦法每天從食物中進行補充。
食物中,比如:動物的肝、腎、心等維生素 B2 含量較高(這也說明了B2的重要性),其次是奶制品,禽蛋類、豆類及其制品、谷類,一般蔬菜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B2。
植物當中,維生素B2 主要存在于谷物的皮、殼當中,在糧食加工過程中大部分都流失了。因此現代人的飲食結構導致了人體無法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B2,所以大多數人都處于缺乏維生素 B2的狀態。
輕微缺乏維生素B2,人體不會有任何感覺,但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明顯的癥狀。
首先,在人體最薄弱的地方,通常是消化道的首尾兩端,即口腔或肛門的局部,出現充血、腫脹,隨后皮膚或粘膜出現潰瘍,然后開始出血,即是口腔潰瘍和痔瘡。
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B2 ,那么人體其它部位也會出現同樣的癥狀。
為什么缺乏維生素B2 會出現充血、腫脹呢?主要原因在于血管。
構成血管壁的細胞離不開維生素 B2 ,當缺乏維生素B2時,血管壁 ( 主要是毛細血管 , 管壁本身就很薄 ) 開始變薄,在血壓的作用下,血管開始向外凸起,當局部的血管都開始鼓起時,就形成了腫塊,最后血管開始裂開出血,如果發生在腦部,你猜到了嗎?對,這就是腦溢血。
為什么缺乏維生素B2會出現潰瘍呢?同樣的道理,構成人體皮膚和粘膜的細胞也需要維生素B2 。
當B2 缺乏時,人體無法產生出足夠的皮膚和粘膜細胞,去頂替已經代謝掉的細胞,缺口就產生了,患處的皮膚或粘膜就像雪被融化了一樣,由一個小點發展成一個創面,這就是潰瘍。
它發生在食道,就是食道潰瘍;發生在胃里,就是胃潰瘍;發生在腸道,就是腸道潰瘍;發生在女性的子宮頸,就是宮頸糜爛。
潰瘍面如果長時間不能愈合,就會被細菌感染,產生炎癥,單純使用消炎藥,只能暫時控制細菌的繁殖,并不能使潰瘍面愈合,炎癥也會反復發作。
充血、腫脹要是長期、持續發展下去,就會凸出組織、器官的表面,形成腫瘤,腫瘤發展到最后階段,表面糜爛,反復感染、化膿,內部細胞瘋狂增生,這就是―― 癌癥。
所以說,癌癥是人體長期、嚴重缺乏維生素B2 ,各種組織、器官功能即將衰竭,總崩潰即將發生的征兆。
這也就合理解釋了為什么把癌變部位完全切除了,仍然避免不了癌癥的擴散和復發,不是癌細胞擴散了,而是組織和器官相繼陷入崩潰了 。
知道了病因,治療就簡單多了,及時、足量補充維生素B2,紅腫就會消退,潰瘍面就會愈合,腫瘤會縮小甚至消失,癌癥會停止惡化,逐漸好轉。
用于預防和治療維生素B2缺乏癥,如口角炎、唇干裂、舌炎、陰囊炎、結膜炎、脂溢性皮炎等。
很顯然,這些只是缺乏維生素 B2 的初期癥狀,現代醫學沒有對這個問題深入研究下去。
既然缺乏維生素B2能導致口唇、牙齦、舌的潰瘍,那么消化道內其它地方的潰瘍就與B2沒有關系嗎?
正是在這個問題上的淺嘗輒止,導致了現在癌癥的泛濫。
實踐證明,當人體沒有明顯的癥狀、用來預防時,這個用量也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身體已經有了明顯的癥狀,比如潰瘍、痔瘡、息肉、腫瘤,那么這個用量是明顯不夠的,必須要一次4-6片,一日3-4次,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
有些人就是因為用量不夠,覺得服用維生素B2沒有用,從而耽誤了病情。已經住院的病人,可以要求醫生在輸液中加入復合維生素B(里面含有維生素 B2 ),效果會更好。
維生素 B2 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過量的維生素 B2會從尿液中直接排出體外,所以,不用擔心服用過量的問題。
還有個問題也必須引起重視,維生素B2見光極易分解,從而導致失效,一瓶維生素B2 ,如果開蓋后一個月還沒吃完,那么剩下的藥片估計就都失效了,再服用時就會覺得沒用了,這時就需要重新購買,最好生產日期在半年以內的。
通常所說的 “上火”與維生素B2有什么關系呢?
辣椒、羊肉、白酒等熱性食物進入人體后,會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的流動,而這會加速維生素B2的消耗,就像人跑步時肯定要比走路消耗更多的氧氣一樣。
維生素B2被快速消耗而又得不到補充,于是就會產生牙齦腫痛、肛門肌肉充血腫脹等上火癥狀。只要馬上服用足量的維生素 B2 ,這樣癥狀會很快消失。
當然,吃一些涼性的食物如西瓜等,能中和身體中的熱性,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最根本的因素還是維生素B2。
“十人九痔” 是一個民間俗語,是指痔瘡患者的發病率很高,其實也證明了缺乏維生素 B2在人群中的普遍性。
流行病學認為父母得了癌癥,子女也易得癌癥,所以癌癥具有遺傳性,這其實是個錯誤的結論。
真正的原因是,父母與子女在飲食結構上具有高度相似性,父母愛吃辣的,經常上火,處于缺乏維生素 B2的狀態,那么子女也必定愛吃辣的,也會缺乏維生B2 。即使子女以后與父母分開了,他(她)的飲食習慣也會保留下來,所以,與父母得相同的病就不足為奇了。
為什么常吃五谷雜糧的人不易得癌癥呢?現在你應該明白了吧,其實是五谷雜糧中(主要在皮、殼上)所含的維生素B2起了作用,如果把皮和殼都去除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