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概念已經深入人心!
酸奶作為一種營養、健康的食品受到各年齡層的喜愛。無論是“注重飲食”的老人、還是“挑食貪吃”的小朋友、亦或是“佛系養生”的年輕男女,都逃不過這一口酸甜的誘惑。而對于女性來說,喜歡喝酸奶不僅僅是因為酸奶的營養價值和新鮮的口感味覺,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酸奶不僅能美容養顏,還能調理腸胃,是健康瘦身的“好幫手”。
殊不知,除了美容養顏、減肥瘦身外,酸奶對女性的健康益處還有很多……
大功臣:喝酸奶有助于預防女性患高血壓
既往研究指出,乳制品可以減少成人患高血壓(HBP)的風險,但很少有長期研究探索酸奶對患高血壓風險的影響。2016年,一項由波士頓大學醫院的研究者Justin Buendia及其同事發表在《Circulation》上的研究發現,經常飲用酸奶的女性,尤其是將酸奶作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者,中年發生高血壓的風險降低。[1]
這項研究納入了兩個護士健康研究(NHS)隊列中的25-55歲女性和健康專業人員隨訪研究(HPFS)隊列中的40-75歲男性,通過收集他們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來探討酸奶攝入與高血壓之間的關系。
基線時,所有參與者均無高血壓,而在18-30年的隨訪期間,三個隊列共計新發高血壓患者74609例。而對年齡、種族、HBP家族史、體力活動、能量/總蛋白質/水果/蔬菜/牛奶/乳奶酪攝入量進行調整后,發現在第一個及第二個NHS隊列中,每周酸奶攝入量≥5份的女性與每周酸奶攝入量不足一份者相比,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3%(95%CI:0.70-0.84)和17%(95%CI:0.77-0.90)。
但是,在HPFS隊列中,并未發現酸奶攝入量與男性高血壓風險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由于男性攝入酸奶量遠低于女性導致的,但這并不表示男性酸奶攝入量與患高血壓的風險無關。
而進一步探究女性飲食發現,飲食與高血壓之間存在密切關聯,通過健康飲食(DASH飲食,富含水果、蔬菜、無脂或低脂牛奶及奶制品、谷物、魚、家禽、豆類、種子和堅果)也可預防患高血壓的風險。研究還發現,相比未采用DASH飲食且不經常飲用酸奶的女性而言,采用DASH飲食或接近DASH飲食且每周酸奶攝入量≥5杯的女性患高血壓的風險降低了31%。
此外,研究人員還探究了其他乳制品和高血壓之間的關聯,發現日常攝入牛奶和奶酪也能降低患高血壓的風險,但不如酸奶作用好。
綜上所述,來自三個大的縱向隊列的分析表明,經常飲用酸奶,尤其是在原本健康的飲食中加入酸奶,似乎可以降低女性中年時患HBP癥的風險。
又立一功:酸奶攝入或可降低女性死亡率
盡管常規酸奶消費和死亡率之間的聯系似乎是可信的,但是缺乏研究數據支持,而且得出的結果也并不一致。2020年1月22日,《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發表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分析了美國女性和男性中經常飲用酸奶與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風險之間的聯系,發現較高的酸奶攝入與女性總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呈負相關。[2]
這項研究納入了護士健康研究中的82,348名女性及健康專業人員隨訪研究中的40,278名男性,所有參與者均無心血管疾病(CVD)和癌癥病史。在隨訪期間,20,831名女性和12,397名男性死亡。
在多變量校正的情況下,研究發現,與不攝入酸奶組的女性相比,攝入酸奶組的女性全因死亡率顯著降低(每月≤1-3份的風險比為0.89,每周一份為0.85,每周2-4份為0.88,每周>4份為0.91)。此外,女性最高酸奶攝入組的CVD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也比不攝入組要低;而在男性中,并未發現酸奶攝入量與總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之間的統計學意義。
此外,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還發現:用堅果或全谷物替換酸奶與較低的死亡率相關;而用紅肉,加工肉及牛奶或其他乳制品替換,與較高的死亡率相關。
這項研究表明:經常飲用酸奶與降低女性死亡率相關,但鑒于并沒有明顯的劑量-反應關系,所以未來仍需更多的研究實驗來證實。
要注意的是:酸奶雖好,但不可飲用過多
對于女性同胞來說,酸奶的確是個好東西,不僅美味可口、美容養顏,還能減肥瘦身,對健康也大有益處。
可是,酸奶雖好,也不宜多喝哦!
因為,攝入過多酸奶會導致體內胃酸過多,從而影響胃黏膜及消化酶的分泌,降低食欲,破壞人體內的電解質平衡。尤其是胃酸過多、脾胃虛寒或腹脹的女性,更不宜多飲。而對于健康的女性來說,每天食用250ml左右的酸奶是比較適合的。而且,最好選擇飯后半小時到一個小時飲用,這樣既可以調節腸道菌群,也有利于身體健康。
另外,在選擇酸奶時建議選擇甜度、熱量相對較低的品種,最好選擇原味以及低糖的酸奶!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