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氣污染在全世界是排第五的死亡危險因素,在中國則是排第四的死亡危險因素。”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闞海東教授,在12月21日新疆預防醫學30周年學術交流會上指出,空氣污染正成為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
空氣污染一直以來就是我國長期存在的一個歷史性問題。據了解,1990年,我國平均PM2.5濃度水平已到達59微克每立方米,這是一個什么概念?PM2.5小于10微克每立方米才算是到達了安全值。
幸運的是,2013年我國出臺了《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這一政策的出臺以及對這一政策的貫徹落實,直接將我國平均PM2.5濃度下降了1/3左右,較之以往的PM2.5濃度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即使是這樣,距離PM2.5的安全值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由空氣污染所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了120萬。由空氣污染所導致的死亡人數已占我國全國死亡總人數的10%~15%。
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是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據了解,工業生產是基于化石燃料的燃燒和化工原料的大量使用,難免會排放出二氧化碳等污染性氣體。所以,這也就成為了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而且有些企業為了謀求高效益,沒有使用節能技術,使原料消耗高,污染現象更加嚴重。
當下,在我國煤炭仍然為最主要的燃料。這使得鍋爐廢氣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進行了鍋爐清潔能源的改造,但是在大多數地區,鍋爐廢氣仍然嚴重影響著天氣質量。尤其在冬季,我國北方大多數地區深受霧霾的影響,這與鍋爐的燃燒有著密切的關系。
私家車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排放的尾氣中含有大量的污染性氣體,其中包括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這也是我國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揚塵的存在也是造成我國空氣污染的元兇之一。揚塵可分為道路揚塵和建筑工地揚塵兩種。
面對如此強大的“隱形殺手”,闞海東說:“從環境流行病的角度來說,它就是一個干預研究。”從個體干預的角度來說,主要有兩種干預手段。
俗話說:“病從口入”,治病也得從飲食著手。大氣中的PM2.5顆粒物由于粒徑較小,在呼吸作用下可以深入肺泡內,而后在肺泡內通過呼吸換氣作用,進入肺部毛細血管,進而進入循環系統,從而對機體,尤其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產生不利影響。
2015年,闞海東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劃“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的支持下,研究發現魚油可減輕PM2.5導致的心血管健康損傷。除此之外,要注意多飲水,清淡飲食。多吃一些潤肺果蔬及抗氧化食品,如富含胡蘿卜素、有抗氧化抗衰老功能的綠色蔬菜,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對清理脂肪有益的洋蔥等,以及蓮藕、雪梨等有清肺潤肺功能的食物。
口罩作為一種人們普遍認為比較方便的、可以防止大氣污染的一種佩戴措施,是否能夠真的防止大氣污染給人們帶來的損害?闞海東團隊做了一些研究。據了解,PM2.5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更多的是通過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調節來實現的,口罩是能夠立刻對大氣當中存在的污染物起到一個屏蔽的作用。
闞海東認為,面對人們對新鮮空氣的渴望,除了從個體的角度來進行干預之外,最根本的還是需要從源頭上去治理,努力將空氣污染源扼殺在搖籃里。
原標題:【健康提示】空氣污染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卡圖巴素食]李國民:有效緩解脖子痛的5個治療流程
下一篇: 李國民:頸椎病頭暈腳軟,該怎么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