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流感疫情爆發的報道不斷,形勢不容樂觀。各地兒科門急診病例劇增,許多地方出現流感樣病例,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超過同期水平。
中國國家流感中心報告流感病例也較前增加,我們一起來比較一下最近兩周報告病例的增加情況。
表1:流感樣病例監測實驗室檢測結果
來源:中國國家流感中心
表2:第48周、49周疫情對比
來源:中國國家流感中心
從上表可得出兩個重要信息:1.流感疫情呈爆發趨勢;2.目前流感病毒主要流行株為H3N2。
一、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區別?為了控制流感疫情,國家及各地區都高度重視流感疫情。為什么呢?因為流感與普通感冒不同,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傳染性強的特點,且治療方法不同。
區別一:傳染性
與普通不同,流感之所以引起高度重視,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患者咳嗽、打噴嚏時,即可通過空氣傳染給其他人。而普通感冒傳染性弱,不會像流感一樣短時間內爆發流行。
流感具有較強的季節性,每年進入冬季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流感流行。而普通感冒一年四季均可患病。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而今年,目前的流行株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3N2亞型。
區別二:嚴重程度不同
整體來說,感冒病情輕,多可自愈。而流感多數輕癥,少數病情嚴重,特別是高危人群。
普通感冒多表現為呼吸道卡他癥狀,即咳嗽、流涕、鼻塞、輕中度發熱等,全身癥狀輕微。而流感全身癥狀重而局部癥狀輕,多為高熱,可伴寒戰、精神差,大一點的兒童(大于3歲)可訴頭痛、鼻塞、全身肌肉酸痛、惡心、嘔吐。少數流感病例繼發感染、肺炎、心衰及腦炎、腦病等嚴重并發癥,有時可導致人死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兒童可能不會出現典型癥狀,醫生應根據流行病學情況給予經驗性治療。
區別三:預防及治療不同
流感可以注射疫苗預防,而感冒無法預防。
流感早期抗病毒治療可以縮短病程及減輕嚴重程度。而普通感冒多可自愈,無需抗病毒治療。
二、疑診流感一定要做檢驗嗎?在流行季節,由于檢測方法的限制(如,當天不能出報告或假陰性等),許多醫生及患者對流感疑似病例的診斷都存在疑惑,認為:必須有CDC報告或實驗室病毒檢測陽性才能診斷流感。
目前,流感的檢測方法包括抗原檢測、血清學檢測、核酸檢測和病毒分離或培養。不同檢測方法各有利弊:
抗原檢測方法:可以快速出報告,但容易出現假陰性(即,本來有流感,沒測出來),陽性可診斷,陰性不能除外流感可能;
核酸檢測:最為準確,但是耗時較長、費用高,常需要次日才能出報告;
血清學檢測:檢測耗時長,敏感性和特異性又不如核酸檢測法;
病毒分離及培養:檢驗金標準,但技術要求高,一般只用于科研,很少用于臨床檢測。
總之,不同檢測方法各有利弊,且檢測陰性均不能除外流感。因此,醫生的經驗非常重要!在開始抗病毒治療前,不是必須進行實驗室確診,有指征可直接開始治療。
事實上,認為流感檢測需要完全依賴于實驗室的觀點是不對的。各國指南及教科書都把流行病學史定義為“流行季節一個單位或地區出現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醫院門、急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顯增加”。有研究表明,醫生對流感的臨床擬診準確率可高達82%。
也就是說,在流行季節,醫生根據流感的臨床表現,對于流感診斷的準確率是很高的,我們完全可以讓醫生根據專業知識做出判斷并早期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三、哪些人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流感的高危人群,是指得流感后可能出現病情較重、病死率較高的人群,包括:
年齡<5歲的兒童(<2歲更易發生嚴重并發癥);
年齡≥65歲的老年人;
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應用免疫抑制劑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肥胖者(體重指數>大于30);
妊娠期婦女。
四、什么時候需要帶孩子看醫生?有報道5歲以下兒童住院率約為(40-60)/10萬例,也就是說大多數流感可以在門診治療,只有少數病例需要住院治療。什么情況下需要看醫生呢?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應帶其就診:
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難;
膚色改變,如花斑或蒼白;
液體攝入不足或胃口很差;
不清醒或不與您互動;
非常不開心以至于不愿讓人抱;
先前流感癥狀緩解,再次出現發熱或咳嗽;
發熱伴皮疹;
流感高危人群。
五、流感怎么治療?得了流感,不要緊張,科學治療多可取得較好的療效。疑診流感,要及時就診,由醫生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目前,各指南均建議早期(發病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不必等待病毒檢測結果,尤其是高危人群。發病超過48小時,癥狀無改善或呈惡化傾向時,也要進行抗病毒治療。
治療重點在于早期抗病毒、緩解癥狀和防治并發癥。此外,值得提醒的是,抗生素(老百姓稱“消炎藥”)及激素對流感病毒無效。
在家休息多久呢?流感潛伏期通常為1-4天,平均2天。
甲型流感病毒排出高峰期在疾病的24-48小時,然后迅速下降,疾病5-10天后,在呼吸道檢測不到或僅能檢測到極少的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排出為雙峰模式,即癥狀出現的前48小時和癥狀出現后24-48小時,即發病前及發病后的數日均有傳染性。
對于重癥病例、幼兒及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病毒排除時間可能更長。
有學者建議,流感至少隔離至體溫恢復正常后48小時
(非公認,不同亞型及嚴重程度有差異)。
六、如何預防流感?免疫接種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推薦所有大于等于6個月齡者每年都接種流感疫苗。
注意,是每年都需要接種,即便去年已經接種,也建議重新接種。因為每年的流行情況不同,且接種一年后免疫力會下降。建議在每年的流行季節之前接種,如果沒來得及接種的,在流行當季也建議接種。
此外,還應該做好以下日常照護工作,可以減少患病和傳播機會:
勤洗手:用肥皂水洗手;
注意咳嗽禮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等遮住口鼻(不建議用手,否則容易手摸其他地方則造成傳播病毒);
避免到人群密集場所:流行季節,要少到人多的地方;
注意隔離:出現流感癥狀后,要居家隔離,不要帶病上課,接觸家人,請帶口罩,減少傳播;
密切接觸者:流感密切接觸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預防治療。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科普課堂|經常“眼皮跳”當心面肌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