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季節天氣越來越干燥,不少人開始為此手足干裂問題煩惱。特別是足跟、足側部位嚴重患者根本無法自由行動,腳一落地便疼痛難忍,生活極為不便,簡直是不可言說的“痛”。
腳后跟干裂起硬皮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外因、內因和并發癥引起的,外因主要是季節性因素和自身習慣等,內因主要是皮膚老化、缺乏維生素等因素,并發癥則是因為原發病引起的。
一、天氣干燥
秋冬季節,氣溫下降腳部汗腺分泌減少,而天氣又比較干燥,皮膚缺乏皮脂滋潤,逐漸變得干脆、失去彈性。再加上老年人自身的皮膚老化,皮膚增厚變硬后,與外界接觸摩擦時極易拉破產生裂痕。
二、機械摩擦
經常穿涼鞋或者高跟鞋,腳部長期暴露在外,容易遭受物理摩擦,腳后跟部位會變得粗糙干裂。特別是高跟鞋,腳部壓力不均衡,血液循環受阻,在肌肉牽拉下容易出現裂口。
三、堿性洗護品
一些洗滌劑、消毒液、護膚品等含有堿性化學物,對皮膚有一定的侵蝕作用,造成脫皮干裂等情況。
四、皮膚老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慢慢老化,彈性變差、松弛、粗糙、缺水,角質變厚起硬皮,如果平時缺乏對雙腳的養護,容易發生常年性的反復開裂。
五、缺乏維生素
身體缺乏維生素,特別是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的時候,皮膚彈性會變差,影響皮膚細胞再生功能,而腳后跟屬于神經末梢,本身的血液循環就很差,加上天氣干燥,就會出現干裂甚至是出血。
六、腳氣腳癬或真菌感染
最常見的腳氣腳癬就是紅毛癬菌感染引起的,腳部感染真菌后會出現脫皮、水泡、瘙癢等癥狀,并且真菌可能破壞角質層,引起角質紋理加深甚至出現裂口。這種情況下應該內外兼治,使用兼具抗真菌和修復裂口損傷的皸裂膏護理。
七、糖尿足并發癥
血糖失控也會引發皮膚干燥,糖尿病人因為體內糖分代謝不好,會影響神經末梢的血液循環,導致表皮細胞再生功能減退,出現角質變硬、干裂等癥狀,多見于中老年群體。
腳后跟干裂也可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癥狀,需要引起重視,這種情況下應該先控制血糖,從根本上遏制病情,然后再使用皸裂膏護足。
腳后跟干裂雖是小病小痛,但折磨起人時也讓人煩心,特別是對于中老年群體,一定要查清背后的原因,然后再選擇正確的護理方法。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下一篇: 科普課堂|經常“眼皮跳”當心面肌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