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美國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SEER)數據庫的脊索瘤患者預后資料表明:脊索瘤患者預后明顯較差,脊索瘤患者中位總生存期為 12.6 年,10 年生存率為 54.7%。
脊索瘤通常起源于中線區域,而軟骨肉瘤起源于旁中線中央顱底,所以掌握周圍復雜的骨性解剖結構對于成功手術治療至關重要。 脊索瘤幾乎均以斜坡為中心,斜坡分為三個部分。斜坡上段起自后床突,沿著鞍背,終止于巖尖。這一區域臨近的重要神經血管結構包括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眼支和上頜支、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基底動脈上段和海綿竇。斜坡中段起自臨近Dorello’s管的巖尖,止于頸靜脈孔(神經部分)。這部分重要的神經血管結構包括面神經、前庭蝸神經、基底動脈下段、椎基底動脈匯合部和巖下竇。斜坡下段起自頸靜脈孔(神經部分),止于枕骨大孔。這部分包括基底動脈、枕骨髁、舌下神經管,以及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
經鼻內鏡入路是切除脊索瘤的理想入路,因為腫瘤位于硬膜外且不太可能呈纖維狀;通過局部顯微外科操作借助成角內鏡更適于切除腫瘤。此外,采用微創開顱入路切除顱底中線腫瘤,是不太可能達到的。
2019 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主辦的第二屆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WANG)年度峰會上,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顱底手術委員會主席法國Sebastien Froelich教授講述了其對于顱頸交界處脊索瘤的手術策略,他指出:顱頸交界區脊索瘤比斜坡的預后情況要差,手術更加復雜,浸潤也更加彌漫性,全切也會更為困難。目前,神經內鏡下手術對脊索瘤的治療有了革命性進展,因為這是一個直接的手術入路,你可以直接達到腫瘤的部位。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為什么會患上腦積水?腦積水如何治療?
下一篇: 肥胖癥和營養不足會影響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