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 羽兮
私人診所拔火罐,工作人員的這項操作引發重大事故,導致患者九級傷殘,法院判處涉事人員李某賠償13萬余元,因為拔罐操作不當導致的案例給所有患者、醫務人員敲響警鐘。
拔火罐致患者九級傷殘
診所賠了13萬
近日 ,一起對診所事故的報道引起社會關注。
據楚天都市報12月4日報道,這是一起發生在去年9月的案件,當時家住湖北武漢市青山區的王先生經人介紹前往李某經營的診所拔火罐。
門診部工作人員馮某在拔火罐過程中操作不當,導致酒精燈爆炸,酒精流至王先生背部后迅速起火,導致王先生全身多處被酒精火焰燒傷。
感受到背部疼痛后,王先生即刻在按摩床上起身前往衛生間滅火。隨后,王先生前往醫院住院治療,出院診斷為頸軀右上肢火焰燒傷,被鑒定為九級傷殘。
最終這起案件,診所老板被判賠13萬。
明星拔罐被燒傷
傷口觸目驚心
拔罐引發的意外,近段時間并不少。再來看看最新的一起熱點事件。
前幾日(12月14日),微博熱搜爆出34歲女演員鄧莎拔火罐,被嚴重燒傷的圖片(以下圖片可能引起不適,可迅速滑過)。
據鄧莎自己透露,12月9日,工作結束后因身體比較難受就找了個spa店做按摩,后來順帶拔了個火罐,沒想到酒精起火背部嚴重燒傷。
多家媒體報道,鄧莎第一天急診時傷口并未顯現,僅能看出她背部皮膚有不少皺紋般的痕跡。
等過了兩天鄧莎去換藥,傷口皮膚已經潰爛,血肉模糊。
經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門診醫生診斷為:二度-深二度燒傷。
拔罐最需要注意的三個環節
缺一不可
無論是從醫務人員還是普通患者角度,我們都應該明白,拔罐看似簡單甚至自己在家都能操作,但在操作時必須注意三個環節,否則容易釀成嚴重后果。
下面的這幾個注意事項,快告訴身邊的朋友。
一、拔罐前必須明確的4件事
1、室內溫度
保持室內溫度在20℃以上,空氣清醒。夏季避免風扇、空調直吹,冬季做好室內保暖,避免患者感受風寒。
2、術前消毒
施術者雙手、手術者拔罐部位及拔罐用具,都應該清潔干凈,做好常規消毒。在進行拔罐前,要仔細檢查罐口有無破損,避免傷害患者皮膚。
3、拔罐部位
選擇肌肉相對豐滿的部位,根據不同部位選擇大小合適的器具。操作前最好用手將罐口焐熱,尤其是冬季,過于冰冷的溫度有可能引起肌肉收縮和緊張。
4、患者體位
初診、年老體弱、小兒、有過敏史、暈針史的患者,均適宜采用臥位,一般以俯臥為主。
二、這四種拔罐操作要注意這些細節
這里選取了最常用的四類拔罐法,操作注意事項為大家整理如下:
1.閃火拔罐
棉球蘸取的乙醇不宜過多,以防過多滴下和乙醇流到罐口。注意點燃乙醇棉球時必須在患者身體以外區域點燃,在近頭面部時尤其要注意遠離頭發,避免燙傷患者。點燃棉球后在火罐內旋轉數圈后抽出,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
速度要快,旋轉時使罐口傾斜,避免酒精掉下燙傷皮膚。操作時不要燒灼罐口,避免燙傷患者。
2. 留罐法
最為常見,罐子排列不宜過密,防止皮膚被火罐互相牽拉產生疼痛,一般留罐時間不超過20分鐘,兒童不宜留太長時間。
3. 走罐法
使用火罐法吸附時,一般情況下火力要調小,罐具吸拔后應立即進行推拉或旋轉,不能先試探是否拔住,否則可能較難移動,用力過大會使皮膚損傷。不可在骨突出處推拉,每次移動距離不應過長。
4. 刺絡拔罐法
針刺出血面積應等于或略小于火罐口徑,出血量要適當,每次總量以不超過10ml為宜。臨床中建議使用玻璃罐,便于清洗殘留血液和消毒。
三、拔罐最全禁忌
1. 這6種疾病不宜、禁止拔罐
①有出血傾斜或凝血機制不全的患者
②有肺部疾病的患者
③有浮腫病或水腫者
④有心臟病的患者
⑤血壓過高者
⑥新傷骨折、靜脈曲張患者
2. 不宜、禁止拔罐的部位
①皮膚病或外傷患處
②一些標志部位不宜拔罐,如五官、前后二陰、乳頭等
③前一次拔罐的罐斑未消退之前,原處不宜拔罐
④瘢痕、惡性腫瘤局部、皮膚彈性差者
⑤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多毛發處
3.不宜、禁止拔罐人群
①拔罐過程中出現暈罐者立即停止拔罐
②4歲以下幼兒,80歲以上老人不宜拔罐
③神志不清的患者不宜拔罐
④女性月經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禁用,四肢活血穴位慎拔
除此之外,基層醫師公社再次提醒各位,拔罐等涉及診療的項目最好去正規的醫療機構,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 馬榕,葛泉希等.論拔罐禁忌及風險防范,[N]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24(2).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