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來自湛江的21歲男子被癲癇折磨了10余年,只因腦內“養”了一條蟲子。近日,醫生成功捉住了這條12厘米長的活蟲,讓他終于可以擺脫癲癇發作的困擾。
10年前,年僅11歲的小亮就開始頻繁出現四肢抽搐的癥狀。輾轉多家醫院,最終被查出是腦裂頭蚴病在作祟。可是當年的手術未能順利將蟲子“擒住”。
不過這些年來,小亮一直都在接受保守治療。期間,癲癇偶有發作,但頻率并不高,小亮正常的生活學習也沒有受到大的影響。不幸的是,近1年來,小亮癲癇發作越來越頻繁。特別是半個月前,小亮再一次出現了癲癇大發作。不堪再忍受折磨的他決心要把腦內的蟲子抓出來。在親友的介紹下,小亮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了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術前MR
我院神經外六科主任吳杰接診后,仔細地查看了患者既往的影像資料,又為患者完善了相關檢查。通過影像檢查對比,他發現患者右側額葉的異常強化灶范圍比之前擴大了,鄰近的右側側腦室前角旁也有新增異常強化灶,而且病灶呈游走性改變,符合腦裂頭蚴病的診斷,建議進行手術。
▲術后MR
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我院專家團隊為患者實施了裂頭蚴取出術和癲癇灶切除術。由于蟲子“藏”得深,術中尋找蟲子的過程異常艱辛。在保證不傷及患者腦部功能區的情況下,手術者像考古學家挖掘文物一樣,一點一點地翻找,生怕取出的蟲子不完整。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耐心尋找,醫生成功地從患者腦中“揪出”了一條12厘米長的活蟲。蟲子被揪出后仍在不停地蠕動!
目前小亮恢復良好,肢體功能也沒有受到影響,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從患者腦內活抓的裂頭蚴,學名叫曼氏迭宮絳蟲裂頭蚴。裂頭蚴一般都是寄生在貓、狗的腸道中,偶爾也會寄生在人的腸道里。蟲卵隨糞便排出后,會在水中孵出幼蟲,幼蟲被劍水蚤吃后,便繼續發育成原尾蚴,原尾蚴寄生在田螺、青蛙、蛇等野生動物體內。
據小亮回憶,他生活在農村,當地人經常到河里撈田螺來炒著吃。小亮從小就特別愛吃炒田螺,每次都能吃一大碟。
醫生說:“患者可能是吃了沒煮熟的田螺肉而受到感染。”當人喝了含有寄生蟲卵的水或吃了含有原尾蚴的食物后,就有可能感染裂頭蚴。腦裂頭蚴病患者通常會出現頭痛、癲癇發作、昏迷、視力下降等癥狀。
目前認為裂頭蚴進入人體的途徑有:第一,喝生水或者食用沒有完全煮熟的蛙肉、蛇肉、螺肉等;第二,切菜的砧板沒有生熟分開,切了生蛙肉、生蛇肉之后又用來切熟食,導致食物污染。
神經外科專家提醒大家,一定要慎吃沒熟透的“野味”。此外,很多農民在田間干完農活之后,都有喝生水或者用田里的水洗手的習慣,這樣也容易感染上裂頭蚴。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