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建議清明節為“全國素食日”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州光孝寺住持談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明生:建議清明節為“全國素食日”
“我們正在推廣把插香變成供花。”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州光孝寺住持明生近日在廣東代表團駐地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有些寺廟已經實現污水零排放。要治霧霾,需要每個人、每個機構除去“心霾”。他還建議,為了杜絕寺廟宮觀等“被承包”的亂象,應對宗教活動場所進行土地確權。
通過土地確權規范宗教活動
針對寺廟宮觀“被承包”“被上市”的亂象,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州光孝寺住持明生此番建議通過宗教活動場所土地確權工作來解決這一問題。
“我國對合法宗教活動場所土地確權的政策法律尚顯欠缺,從而導致宗教團體以及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宗教財產糾紛頻頻發生。”明生告訴北青報記者,這樣的事件在他身邊就發生過。
現在,很多宗教活動場所沒有房產證、土地證等相關證件,變成沒有任何法律保障的“非法”場所,很容易產生矛盾糾紛。明生認為,宗教活動場所不具備法人資格,這也影響著宗教房產所有與土地使用的確權,勢必使得一些不良分子有機可乘,借教斂財,占用宗教財產。
寺廟宮觀“被承包”“被上市”的事件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宗教活動秩序,損害了宗教界的權益與形象。
不止如此,宗教場所因沒有土地確權就沒有土地證,一切報建手續無法辦理,對場所的建筑,維護其安全,沒有相關部門進行鑒定,存在安全隱患,后果極為嚴重。
他建議,首先,要嚴格審批程序。宗教工作部門在批準設立新的宗教活動場所時,要合理規范和布局宗教活動場所,將宗教活動場所納劃城鄉規劃,要符合信教群眾所需,嚴格審批程序。然后,在此基礎上推進確認手續。宗教工作部門應該聯動有關部門,逐步推進宗教活動場所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
未來或引入“機器僧”當義工
在被北青報記者問及佛教與現代科技的關系時,明生提及了時下很火的“賢二機器僧”。“賢二機器僧”將人工智能與佛學智慧語句結合起來,口頭禪是“我去問問我師父”,擁有很多“粉絲”。
“賢二有5歲了,對不對?”明生對這位出自漫畫形象的“機器僧”頗為熟悉。
在他看來,用高科技或者“互聯網+”的內容來弘法,在現代寺廟里是好事也是常見事。“像我們寺廟里,現在有無線網絡,進入廟里二微碼一掃就知道到我們光孝寺有什么事可做了,還有每個殿堂的動態說明。”明生表示。
此外,“采用OA系統的管理,無紙化的辦公,網站、微博的建立,網上咨詢和導向都有,我覺得 ‘互聯網+’在我們來講應該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只不過可能有人了解比較少。”他告訴北青報記者。
對于未來,明生說,“機器人進一步代替我們的義工的情況我估計會有的,幫助打掃,弘揚佛法,這都無可厚非。”“讓人更加直接和立體地去了解佛法的內容,應該說,佛教跟網絡與高科技的結合是很好的。”
打破地方利益局限 建河長聯席會議制度
明生的建議提到了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同體負責的環境保護機制,建立倒逼機制強化政府、企業環境保護責任,強化公民環境保護自覺意識,清除“心霾”促霧霾治理。
他說,近來各地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河湖治理,但河湖管理保護仍然面臨嚴峻挑戰。一些河流特別是北方河流開發利用已接近甚至超出水環境承載能力。水源治理的特點是每個地方都管理得好,有一個地方出現污染也不行。他建議,打破地方利益局限,樹立上下游共同治理的態度,建立河長聯席會議制度。
“在發展很快的珠三角地區,也會出現斷頭路的現象。”明生說,就是“我的這條路只修到我這個市的邊界,只差最后一米的路也不愿意為人民修。這個斷頭路是不應該出現的”。“無頭水”與“斷頭路”一樣,都是不管別人的行政區域里會怎樣。現實是這樣,需要用政策和規定倒逼。
“我們現在所有的環保好像是政府的事兒。我覺得不對。”明生說,雖然人們需要好的制度,但是霧霾也是“心霾”,往往是每個人、每個機構把生態環保置身事外造成的。
明生說,環境保護的內容佛教界正在推廣,希望能夠領先做好。“現在就把那個插香,在光孝寺已經全部變成是供花。”明生說,現在也通過在該寺召開宗教管理會議的時候推廣這一做法。
建議清明節設為素食日
明生還提出建議,加強環境保護,倡議設立“全國素食日”。
他認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正悄悄地發生變化,素食已經不再是宗教信仰者的“專利”,許多非宗教信仰者出于健康、環境保護及人道方面的考慮,也奉行素食。
他援引美國國家科學院雜志2016年的研究報告指出,人們如果能養成少吃肉類多吃蔬果的好習慣,那么到2050年全球每年的死亡人口將減少數百萬,還能有效抑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每年醫療保健成本也將節省數十億美元。
他建議,可以將每年的清明節定為“全國素食日”,倡導全民素食。
“根據儒家的孝道,在清明這一天,我們要素食布衣,以表孝道。”將清明節確立為“全國素食日”之后,清明節將不再是一個局限于祭祀先親的紀念日,它變成了一個具有普世價值的、和所有人發生關聯的重要日子。
他還建議,在社會上樹立低碳的價值觀和榮辱觀,從保障干部健康和作風廉潔入手倡導素食。他認為,肉食生活方式也一定程度上與餐桌上的“豪華消費”“面子消費”相關。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二十二種不用花錢可以放生的方法!有如發生,增福增慧!
下一篇: 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