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給包括營養保健食品進出口在內的全球貿易帶來了重大挑戰,但“隨著疫情逐步好轉和全球供應鏈的恢復,行業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國營養保健食品進出口也將實現恢復性增長。”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健康事業部主任張中朋如是指出。
疫情導致原材料、運輸、人工、管理等各類成本要素上漲,出口貨物受物流不暢、檢驗檢疫限制等制約難以按期交付,履約成本上升、資金周轉趨緩,外貿企業的經營壓力倍增。但在張中朋看來,中國營養保健食品進出口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從供給端看,中國是全球營養保健食品產業鏈最為完備的國家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營養保健食品原料供應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營養保健食品生產國,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產業優勢突出。從需求端看,營養保健食品有助于防控疾病、降低醫療衛生費用,此次疫情也讓民眾更加重視健康和疾病預防,健康需求將被再次激發。下半年,隨著疫情好轉、全球供應鏈的恢復以及市場需求的回補,中國營養保健食品進出口將呈現恢復性增長。
出口規模穩步增長
2019年,面對世界經濟持續下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挑戰,中國營養保健食品貿易仍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實現了進、出口兩旺。據醫保商會統計,2019年,中國營養保健食品進出口總額達52.8億美元,同比增長12.8%。其中,出口18.8億美元,同比增長12.7%;進口34.0億美元,同比增長12.8%;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至15.2億美元。
在國內營養健康產業增速整體趨緩的背景下,2019年一系列以提升行業規范為目的的政策措施的實施,加速推動中國營養保健行業由野蠻擴張時代步入結構優化的高質量增長時代。“進入國際市場成為更多優質企業升級突破的方向之一。”張中朋表示,艾蘭得、仙樂健康、百合股份等行業龍頭企業通過海外并購、設立海外分支機構等形式布局全球,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膳食補充劑供應商,并拉動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出口保持穩步增長。
美國、香港、日本、緬甸和泰國是2019年內地營養保健食品出口的前五大市場,市場集中度合計為46.2%。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膳食營養補充劑市場,2019年內地對美出口3.0億美元,同比下降11.7%。這主要是因為內地營養保健食品的出口價格競爭優勢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拖累。香港是全球重要的貿易中轉地,也是營養保健食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2019年內地對香港出口額為2.9億美元,同比高增71.8%。
內地出口的營養保健食品主要為維生素類、魚油軟膠囊等,2019年的出口額分別為7100萬美元和5324萬美元,且受美國市場拖累,同比分別下降5.9%和7.1%。
進口潛力不斷釋放
隨著中國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和對高品質產品需求的增加,境外營養保健品企業紛紛將中國市場作為新的增長引擎,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開拓力度。與此同時,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擴大開放、放寬市場準入的政策,進一步激發了進口潛力。其中,商務部等6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為高度依賴跨境電商零售渠道的營養保健品進口注入一劑強心針。
據統計,中國營養保健食品進口規模快速增長,進口額已由2010年的6.1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34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1%。
中國消費者的營養保健品消費偏好相對集中。2019年,澳大利亞、美國、印度尼西亞、泰國和德國是中國營養保健食品進口前五大市場,市場集中率達61.9%。其中,只有德國產品因競爭策略、市場知名度不高等出現進口下降,同比降幅為19.6%,其他市場均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分品類看,維生素類、燕窩、魚油軟膠囊、補鈣類、蛋白質粉、膠原蛋白和益生菌等產品進口額位居前列。其中,燕窩進口不斷增長,2019年燕窩進口額達3.2億美元,同比增長43.8%。
在中國營養保健食品行業加速調整規范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借助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等交流平臺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社群電商、直播等新模式深耕中國市場。如澳大利亞CMA協會與中國醫保商會合作,連續多年率團參加HNC健康展,設立澳大利亞品牌館,并合作開展跨境電商對接、品牌合作等一系列經貿交流活動,取得顯著成效。2018年,澳大利亞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營養保健食品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張中朋表示,醫保商會將繼續充分發揮在國內外政策溝通協調、國際市場資訊、供需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做好“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2020亞洲天然及營養保健品展”(HNC健康展2020)的組織工作,并創新工作模式,促進營養保健行業的國際交流合作和貿易往來,努力將新冠肺炎疫情對行業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下一篇: 以嶺藥業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助推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