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是由于糖尿病糖代謝異常為主因所致的腎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過正常,是導致慢性腎衰竭最嚴重的原因。其中糖尿病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腎病發病率為20%~30%。其發生主要與高血糖有關。同時高血壓、脂代謝紊亂、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遺傳等因素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中也起重要作用。醫學營養療法是治療和預防糖尿病早期腎病的措施之一。
糖尿病腎病起病隱匿進展緩慢。臨床分5期,其中,Ⅰ期、Ⅱ期、Ⅲ期為早期糖尿病腎病,Ⅳ期、Ⅴ期為臨床糖尿病腎病。進入臨床糖尿病腎病階段,腎功能就將不斷損害,有效腎單位就將不斷減少,直至腎功能失去代償,發生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毒素,在體內蓄積,進一步可出現多器官、多系統損害,酸堿平衡失調,水電介質紊亂。
按照國際統一的標準,明確糖尿病腎病診斷和分期,可以采用的治療方案包括:營養治療、強化降糖治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型受體拮抗劑ARB、中藥辨證治療等。
糖尿病腎病營養治療應按分期的不同時期來進行管理,一期二期適當的熱量、合理的蛋白質同糖尿病普通患者,三期,限制食鹽的攝入量,嚴格控制血糖和血壓。必須由營養師制定嚴格的營養治療方案可使病情穩定和逆轉及治愈,四期必須進行飲食干預,采取低蛋白飲食治療進行有效的治療,五期低蛋白飲食也不能奏效,必須透析治療。
科學的醫學營養治療原則包括以下:
一、適當的熱量攝入:
糖尿病腎病熱量供應: 30千卡/每公斤理想體重,肥胖者酌減。
在蛋白質被減少的同時,病人需要吃額外含熱量高而蛋白質少的食物來代替。熱量不足部分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來補充,如藕粉、杏仁霜、小麥淀粉、玉米淀粉、薯粉等,碳水化合物為人體提供了50%~60%左右的飲食能量,約相當于4~6兩左右的生糧食。
淀粉是面粉、綠豆、紅薯等抽出其蛋白質后的產物。麥淀粉中植物蛋白含量最低,食用淀粉可以節約植物蛋白量,用動物蛋白加以補充,從而更利于滿足體內的生理需要,按食品交換的方法20克左右的淀粉與25克生面粉對血糖的影響相同。
脂肪供給量占總熱量的25%,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宜。適當增加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橄欖油、茶籽油,對于糖尿病人不會引起血糖增高,有利于降低血脂。
熱量供給合理標志是維持適宜的體重,由于人的個體差異,每個人對飲食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同,每個人的活動量也不同,不能機械設定死板的固定模式的飲食量和方式,而應根據體重來增減的飲食量。保持適宜的體重非常重要,清晨起床空腹,排空大小便,穿很少的衣服稱體重,2~3周內體重沒變化,說明飲食熱量和消耗基本相同。
二、限制蛋白質:
通過采用低蛋白飲食,不僅可以減輕腎小球高灌注、高內壓、高濾過的“三高現象”,減少尿白蛋白排泄,還可以延緩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速率,延緩腎功能惡化。
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
醫學營養治療推薦,臨床上,蛋白質的攝入量應根據腎小球濾過率和腎病分期綜合調整, 1~3期腎病,腎小球濾過率(GFR)大致正常患者,蛋白質攝入量,0.6~0.8克/標準公斤體重/天+每天尿中丟失的蛋白質量。
例如一位身高155公分的病人,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2克,每天要吃50*0.75+2=38+2=40克蛋白質, 4、5期(未透析) 的腎病,50ml/min<GFR <80ml/min 的患者蛋白質攝入量,0.6克/標準公斤體重/天+每天尿中丟失的蛋白質量,其中優質蛋白占50%。
例如一位身高155公分的病人,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2克,每天要吃50*0.6+2=30+2=32克飲食蛋白質。未做尿蛋白定量患者,早期蛋白尿伴有低蛋白血癥者沒有腎功能損害,蛋白質可提高到100~120g/d,三期四期0.6~0.8g/kg•d,GFR≤50ml/min,腎功能損害且有尿素氮潴留,出現氮質血癥時,蛋白質的供給量應為0.5g/kg•d或全日進量30g左右,其中優質蛋白0.3 g/kg•d,給予含優質蛋白質豐富的動物性食物,如蛋類、乳類、瘦肉等,已經開始透析治療階段患者,一周兩次以上,并能夠達到透析治療效果,血肌酐維持在700~800umom/l,每日蛋白質1.0克/公斤體重,其中優質蛋白0.6g/kg•d,已經開始透析治療階段患者,未能夠達到透析治療效果,血肌酐不能維持在700~800umom/l,每日蛋白質0.5克/公斤體重,其中優質蛋白0.3克/公斤體重,每日蛋白質若攝入小于0.3克/公斤體重,其中優質蛋白0.2克/公斤體重,為極低蛋白飲食,必須加用必需氨基酸制劑,不建議在沒有醫療方面營養支持的患者每天飲食蛋白質持續低于30克。
應盡量減少含非必需氨基酸,劣質蛋白的植物蛋白,一般應禁食豆制品,適當限制主食,可適當補充含必需氨基酸,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白、魚、瘦肉等動物蛋白,其中尤以牛奶、雞蛋蛋白為宜。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應限制豆類制品總的攝入量,豆制品攝入過多造成體內廢物肌酐過量從而造成腎臟的分解負擔,它是形成糖尿病性腎病的原因之一,長期透析患者來說,而且豆制品的植物蛋白也不再是絕對禁用食品,適量的植物蛋白還有利于防控脂質代謝異常和動脈粥樣硬化,但需要注意鉀和磷的蓄積的風險。
每日優質蛋白質總量包括一日三餐所有食物中蛋白質數量。
三、限鈉飲食
國際上推薦每天飲食鈉攝入2000毫克,即5~6克鹽,正常的飲食中即使不加含鈉的調味品食物中的鹽大約有3克,每天飲食中只需加入3克的含鈉調味品(相當于小手指最上關節大小量),除鹽外需要控制味精、咸菜、醬油、醬等含鈉高的食物。許多食物中都隱含了很多鈉,含鹽的調味品像醬油、燒烤醬,許多罐頭食品和冷藏食品,加工的肉類如火腿、臘肉、熏腸及冷切食品,烤土豆片等含鈉高的零食,餐館和外賣的食物,罐裝雞、肉湯等。
四、高鈣低磷飲食
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電解質紊亂以低鈣高磷為常見,含鈣高的食品含磷越高,強調低磷高鈣飲食。
含磷高的食物:
奶制品如酸牛乳、新鮮牛乳、奶酪、布丁、冰激凌等;
各種豆類如蠶豆、豌豆、扁豆、堅果如花生、瓜子等;
飲料如可樂等黑色飲料、啤酒等;
口磨、菇類、動物內臟、蝦米(蝦皮)、芝麻醬等。
含磷少的食物:
新鮮蔬菜、新鮮水果、濕海帶、雞肉、雞蛋、馬鈴薯、山藥、芋頭、紅薯等。
增加藥物如鈣劑、維生素D
不建議高鈣食物
五、根據化驗結果對待含鉀的食物
出現嘔吐時容易低血鉀,出現少尿、無尿的病人可能出現高血鉀,高鉀食物:口蘑、木耳、各種豆類、堅果類、杏、香蕉、桔子、果汁、菜汁、菠菜、莧菜、西紅柿、土豆等。含鉀量較低蔬菜:瓜果類蔬菜(南瓜,冬瓜,葫蘆)、蘋果、梨、菠蘿、西瓜、葡萄。每日尿量大于1000毫升和血鉀量正常時,不必限制鉀的攝入,可以隨意選食蔬菜和水果。高血鉀,適當限制含鉀高的食物,每日應低于1500-2000毫克。
六、高纖維素飲食:
每天攝入膳食纖維30~40g,以天然食物為好,因膳食纖維有降血糖、血脂和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大便通暢,毒素排泄,人體代謝平衡維持。適當多吃粗糧(如玉米面、蕎麥面等)、芋頭、海帶絲、某些水果、蔬菜等。
七、適當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
補充充足的水溶性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鋅、硒、鉻等。
八、合理飲水,掌握患者液體出入平衡也很重要
太多地攝入水,會加重腎臟負擔,導致病情惡化,一般每日入液量為前一日的排尿量加上500毫升;還需了解食物的含水量,量出為入。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哪些危險因素在抬高您的血脂?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