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癌,從改變飲食結構開始......
流行病學家研究認為,1/3的腫瘤死亡與飲食有關,1/3與吸煙有關,因此,通過采取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及戒煙戒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防大部分癌癥的發生。然而,最近發現一些門診病友更關心的不是如何合理飲食才健康,而是多吃哪種食物能抗癌,似乎認為多吃某種防癌食物或營養素就能防癌或治療癌癥,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誤區。
丨防癌首先要注意膳食平衡
飲食防癌的機制比較復雜,主要機制一是通過提高機體免疫細胞的吞噬能力達到清除體內一些早期變異細胞的目的;二是通過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起到猝滅多余自由基,阻斷自由基對染色體的損傷作用;此外,食物中的一些抗氧化營養素和植物化學物還有阻斷致癌物形成、修復染色體損傷及抑制細胞增殖、促進癌細胞凋亡等作用,但這些作用多發生在細胞突變早期,一旦形成一個腫瘤,營養的作用則很微弱了。而機體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的提高需要多種營養素協同作用才能實現或達到最佳狀態,不同營養素的防癌作用需要在平衡營養的基礎上才能發揮最佳療效,某種營養素過多或不足都會影響整體營養素的平衡,因此,期望每天都吃某種食物來抗癌恐怕只是一種心理安慰,單獨大量補充某種營養素很可能不僅起不到防癌作用還有反作用。
丨膳食平衡需注意食物的種類和數量
膳食平衡的關鍵是食物種類的多樣化和量的平衡,即每日攝入五大類食物,每類食物達到一定的數量。具體做法可以參考中國營養學會編寫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寶塔,按照寶塔各層各類食物的大體比例,同類互換,從而調配出平衡而豐富的膳食。
這五大類食物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及菌藻類、魚禽肉蛋及奶類、大豆及堅果類、油脂和糖類。
其中谷薯類(米、面、雜糧、雜豆、馬鈴薯、甘薯、芋頭、山藥)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
蔬菜、水果和菌藻類(包括葉類、根莖類、瓜果類、鮮豆類、菌藻類等蔬菜及多種新鮮水果),主要提供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及膳食纖維、有益健康的多種植物化學物;
動物性食物類(包括蛋類、魚禽畜肉及奶類),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A、B族維生素等;
大豆及堅果類(包括黃豆、青豆、黑豆或其制品及核桃、榛子、杏仁、瓜子等),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E等。
油脂和糖類(包括烹調油、淀粉、食用糖等)主要提供能量、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以上食物的每日推薦攝入量應根據每個人的身高體重及活動水平來調整。
每人每日需要攝入的食物量約為:谷薯類250-400克干重(包括50-100克粗雜糧);非淀粉類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肉禽及魚蝦類100-150克,雞蛋1/2-1個,牛奶250-500克,大豆類及堅果30-50克,油25-30克(30-45毫升),鹽4-6克(包括食物中天然含有的鹽)。
丨防癌宜適當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攝入
流行病研究證據顯示,適量多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的攝入,同時減少動物性食物尤其是紅肉及熟肉制品有利于降低癌癥的風險。然而,由于營養研究很難將不同的食物和營養素單獨分開來研究,即使發現某種營養素有防癌作用,也不能排除多種營養成分的協同作用,因此,營養學家們的推薦并非給出食物防癌排行榜,而是建議我們每天吃400-500克以上各種蔬菜和水果,保證蔬菜、水果,全谷類及豆類占到每餐餐盤的2/3,如果吃魚、禽類、瘦豬肉、奶酪及其它動物性食物,它們只應占到餐盤的1/3或更少。此外,建議適量多選擇一些富含防癌營養素的植物性食物,如富含抗氧化營養素的非淀粉類深色蔬菜和水果,同時盡可能避免吃加工肉如咸肉、香腸、火腿。
富含防癌營養素的植物性食物包括:
1.非淀粉類蔬菜:包括葉菜及花菜類(菠菜、油菜、茼蒿、圓白菜、茴香、西蘭花等),根莖菜類(胡蘿卜、蘆筍、蘿卜、芹菜),瓜果菜類(西紅柿、茄子、彩椒、南瓜等),鮮豆類(扁豆、豇豆、豌豆、豆芽),菌藻類(香菇、口蘑、松茸、猴頭菇、海帶、紫菜、木耳等),蔥蒜類(大蒜、洋蔥、姜、韭菜)等;
2.新鮮水果:如柑橘、蘋果、檸檬、西柚、獼猴桃、葡萄、櫻桃、草莓、藍莓、鮮棗、西瓜、木瓜等;
3.全谷類:如燕麥、薏米、黑米、小米、小麥胚芽、玉米等;
4.大豆類和堅果種籽類:黃豆及其制品、核桃、芝麻等堅果種籽類等;
5.烹調油:橄欖油、茶油、亞麻油、菜籽油等;
6.調料及飲料類:茶、咖啡、姜黃、肉蔻等。
丨通過飲食平衡和多樣化來規避食品安全風險
現代社會,由于環境污染及人為非法添加等原因,人們的飲食不僅要考慮營養問題,也不得不考慮食品安全問題。盡管通過肉眼判斷食物是否含有致癌物比較困難,但是通過一定措施還是可以從某種程度上降低此類風險:
1. 通過平衡膳食攝取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素,可以提高人體的抗氧化及解毒排毒能力,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
2. 通過飲食多樣化,如紅肉和白肉交替吃,蔬菜不同種類不同顏色搭配吃,可以減少某種致癌物蓄積過量的風險;
3. 通過盡量在家就餐,減少外出就餐,可以降低地溝油的風險;
4. 通過上大超市購物,選擇綠色或無公害的食物,蔬菜買回來用流水多沖洗幾遍,水果削去表皮,可以降低農藥超標的風險;
5. 通過采用低溫烹調,炒菜及油炸食物時不要滿鍋冒油煙,外出吃飯盡量避免吃煎炸、熏銬等食物,可以降低攝入苯并芘、雜環胺等致癌物的風險;
6. 通過蔬菜盡量買新鮮的,冷藏時間不超過5天,室溫不超過3天,不吃隔夜菜,可降低亞硝酸鹽超標的風險;
7. 盡量不用塑料飯盒或不銹鋼容器儲存含油或酸堿性的食物,普通塑料飯盒避免用微波爐加熱,可以降低增塑劑、雙酚A等化學物質污染食物的風險。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正常舌頭是什么顏色的?舌苔及舌底下有兩條“大青筋”顏色判斷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