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齦萎縮,指的是牙根部位的牙齦退縮,將牙根曝露出來,所以,你的牙齒會看起來越來越長。
很多人都覺得牙齦萎縮是口腔疾病的一種。事實上并不是,牙齦萎縮是牙周疾病的一種常見癥狀,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是一種疾病的名稱。
要理解牙齦萎縮,我們得從牙齒和牙周的基本構造說起。
牙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牙周,顧名思義,則是口腔內牙齒周圍的組織,負責營養、支撐和保護我們的牙齒。
一般而言,和我們日常口腔情況變化聯系緊密的,主要是牙槽骨和牙齦——也就是俗稱的「牙肉」。它們之間的關系,正如皮毛一樣緊密相連,牙槽骨的量和質,直接關系口內牙齦的高度和量。
若牙槽骨因年齡、牙周病等原因吸收過多,牙齦一定會相應地發生萎縮。其表現就是,本來可以包住牙齒牙根部分發生了退縮,暴露了部分牙根。
牙齦一旦發生退縮,造成的后果可不那么簡單。
首先,這會影響人口內的美觀,尤其是年輕人,笑起來牙肉包不住牙根,可多難看啊!其次也是最多人抱怨的,牙根因為失去牙肉的保護,而感到敏感,無法抵御外界的刺激,嚴重的可能影響牙神經造成牙髓疾病。
而且,牙縫因為沒有牙齦覆蓋而暴露,變大,會讓食物嵌塞其中,造成牙齦流血,炎癥加重,牙齒根面形成齲壞。再嚴重,就是牙齒松動、脫落了。
牙齦萎縮的表現有哪些?
1、炎癥性牙齦萎縮。
這種萎縮最常見,主要是因為牙周炎導致牙周組織遭到牙齦萎縮破壞,牙槽骨吸收以后,附著在牙槽骨上的牙齦也就隨著向牙根方向萎縮,只發生于有牙周炎的患者。
2、機械性牙齦萎縮。
主要是由于牙刷不符合標準,刷牙方法不正確(如橫刷法),不良修復體等機械摩擦或壓迫牙齦,造成牙齦和牙槽骨退縮。多發生于一組牙或個別牙。
3、廢用性牙齦萎縮。
主要由于牙齒沒有了咀嚼功能,牙周組織缺乏必要的功能刺激,長期處于廢用狀態,可使牙齦,牙槽骨吸收。此種牙齦萎縮,就如同一個人長期臥床,不進行行走活動,肌肉就會發生萎縮,這是相同的道理。
4、老年性牙齦萎縮。
只發生于老人,是由于年齡增長發生的,是一種生理現象,是人類隨著年齡增長,各個器官功能減退在口腔系統的表現。此種萎縮是大部分或全口牙齒的牙齦和牙槽骨發生萎縮。
5、早老性牙齦萎縮。
和老年性牙齦萎縮一樣,但多發生于較年輕的青年人,。也就是說年輕人出現老年人牙齦萎縮表現,所以,稱為早老性牙齦萎縮。
牙齦萎縮的原因
1、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大,牙齦的附著高度比年輕的時候要低,而許多老年人的牙周組織,因長期受到各種機械性損傷和炎癥刺激,日積月累就導致了牙齦萎縮。
2、牙周炎癥。
主要是因為牙周炎導致牙周組織遭到破壞,牙槽骨吸收以后,附著在牙槽骨上的牙齦也就隨著牙根方向萎縮,只發生于有牙周炎的患者。
3、牙齒擁擠 。
牙槽骨就那么多,一旦牙齒擁擠了,有些牙齒表面覆蓋的牙槽骨可就薄了不少,這種情況下,一旦咬東西不得當或習慣不佳,有可能會造成牙槽骨進一步吸收,牙齦自然也就萎縮了。
有些人牙齒天然解剖結構不佳,分叉特別大,這種牙齒牙槽骨吸收的風險也較一般牙齒要大。
4、刷牙方法不對。
刷牙方法不對,用力不當,會刺激牙齦,習慣橫著刷牙往往更容易發生牙齦萎縮,因為此時的刷牙倒不如說是「鋸」掉牙槽骨和牙齦。另外,不正確地使用牙簽,會刺激局部的牙肉和牙槽骨,形成牙齦萎縮。
5、不良的口腔修復體。
佩戴的假牙不合適或使用不當都會導致牙齦萎縮。比如,活動假牙的固定裝置(卡環),刺激了牙齦,就會發生炎癥,從而造成牙齦萎縮。
如何預防牙齦萎縮
1、定期的口腔保健。定期潔牙,是預防牙齦炎癥的有效措施。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推薦使用刷毛較軟,頂端圓鈍的牙刷。牙膏以含氟牙膏為佳,其中含的摩擦劑應粗細合適;同時要學會正確的刷牙姿勢,大多數人可采用豎刷法或短橫顫動法;在必要的情況下使用牙線,以清理牙刷難以到達的位置。
3、培養起一套完整的優生活方式!據最新的一項調查發現,年輕人過早的出現牙齦萎縮,是由于飲食或生活環境污染因素影響而導致牙齦萎縮(食物中含的激素、添加劑等)和藥物導致導致牙齦萎縮,以及工作生活中面臨的的巨大心理壓力等,都很容易使口腔營養不良狀況惡化,而導致牙齦萎縮的人數越來越多。
4、口腔炎癥性疾病的調理!
牙周炎、牙齦炎,牙齦膿腫,牙齦出血,口腔潰瘍,都是引起牙齦萎縮的主要原因。如果用傳統的藥物治療,只會壓制癥狀,掩蓋真相,到頭來醫生也會告訴你牙齦萎縮不可逆。而在這里,牙齦重新長出來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群人。
已有牙周病癥狀的患者,要及時的補充VB、VC,鈣鎂,蛋白質,優質的脂肪,營養早餐等…成人25歲之后,牙齦通過消化系統吸收營養,特別是VC的不足和缺乏,導致牙齦營養不良而萎縮,只是這時候癥狀不太明顯,大家都沒意識到。
只要你給身體提供足夠的材料,他自然能夠新陳代謝生長出新的細胞,組織,替換掉被破壞牙周組織,牙齦長出來自然而然。
5、老年性疾病引起的牙齦萎縮。
比如內分泌紊亂導致的牙齦萎縮,當你調理好原發性疾病之后,牙齦萎縮就會好轉。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高壓是舒張壓還是收縮壓?高血壓是舒張壓高還是收縮壓高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