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科學日報》網站2021年01月07日文章】題:熱處理可能使化療更有效。
《材料化學雜志B》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裝載”化療藥物的微小磁性顆粒可在加熱癌細胞的同時對其輸送藥物,其殺癌效果比不加熱癌細胞的化療藥物高出34%。
攜帶化療藥物的磁性氧化鐵納米顆粒在暴露于交變磁場時會散發熱量。這意味著,一旦納米顆粒在腫瘤區域積聚,就可以從體外施加交變磁場,從而使加熱和輸送化療藥物同時進行。
這兩種治療效果互為裨益,相得益彰,即每一種治療都增強了另一種治療的效果,這意味著聯合使用比單獨使用更有效。該研究處于實驗室細胞層面,開展患者的臨床試驗前還需進一步研究。
資深作者Nguyen T. K. Thanh教授說:“我們的研究表明,通過磁性納米顆粒將化學療法與熱處理相結合具有巨大的潛力。雖然這種聯合療法已被批準用于治療快速生長的膠質母細胞瘤,但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它有可能作為一種廣泛的抗癌療法得到更多應用。聯合療法還可能減少化療的副作用,因為它對癌細胞(而不是健康組織)靶向性較強,還需進一步的臨床前試驗研究。”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磁性納米顆粒與一種常用的化療藥物阿霉素相結合形成復合材料,并對比該復合材料在不同情況下對人類乳腺癌細胞、膠質母細胞瘤(腦癌)細胞和小鼠前列腺癌細胞的影響。
在最理想的結果中,加熱/不加熱的阿霉素在48小時后對腦癌細胞的殺傷率分別為98%/73%,對乳腺癌細胞的殺傷率分別是89%/77%。
與健康細胞相比,癌細胞對溫度更敏感,加熱到42℃就會緩慢死亡(凋亡),而健康細胞能承受高達45℃的溫度。
研究人員發現,只需稍稍加熱(最高40℃)癌細胞就能增強化療的效果,這意味著低劑量的納米顆粒就可以有效治療。當納米顆粒被癌細胞吸收或內化時聯合療法最有效,但當納米顆粒在癌細胞外散熱時,化療效果也會增強(這是一種更容易實施的治療方式)。然而,只有當氧化鐵納米顆粒內化或緊密沉積在癌細胞表面時,才會在較低溫度下產生影響。
納米顆粒還具有可防止化療藥物滲出進入健康組織的聚合物涂層,這種涂層對熱和pH敏感,并被設計用來在溫度升高時釋放藥物,納米顆粒被細胞內的“溶酶體”所吸收,而溶酶體的pH值比其他細胞介質要低。這種細胞內給藥對小鼠前列腺癌細胞特別有效,(尤其當溫度達到42℃時)顯示出優越的協同細胞死亡效應。
來自波爾多大學的合著者Olivier Sandre博士說:“由于熱量可通過交變磁場產生,因此藥物的釋放可以高度靶向癌細胞,從而可能減少化療的副作用。”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