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是一種核果狀的小腺體,只存在于男性體內,體積雖小,卻承擔著維護精子活性、參與生成雄性激素、控制排尿、負責射精等多種重要功能。
同時,這一男性“專屬器官”也常常面臨患病風險,近年來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以及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影響了男性健康。其中,危害最大的前列腺疾病當屬前列腺癌。
前列腺說,做男人真的很難
前列腺癌是困擾男性數千年的難題,早在古埃及的中年男性木乃伊身上,科學家就曾找到過前列腺癌的腫瘤,發現這種癌癥已經擴散到了全身。如今,前列腺癌逐漸成為男性最常見的癌癥之一,尤其在發達國家和地區。
世界范圍內,前列腺癌發病率位于男性腫瘤第二位,僅次于肺癌,僅在2018年全世界確診的新病例就超過了120萬。根據最新發布的《全球癌癥負擔報告》,前列腺癌在中國也位列發病最多、死亡率最高的癌癥前十名。2019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前列腺癌發病人數有7.2萬例,死亡數3.1萬例,在男性腫瘤中發病率位于第六位,死亡率位于第十位。[1]
前列腺癌發病率隨著年齡而增長,高發年齡為65~80歲。不難看出,由于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預計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還將繼續增長。早期的前列腺癌大多無明顯癥狀,往往發現時就已處于晚期,且預后差,堪稱“沉默的殺手”。在我國現階段,有超過5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經處于晚期,甚至發生了局部擴散或遠處轉移,成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曾有一項試管研究表明,蘑菇或有預防前列腺癌的潛力。然而,食用蘑菇與前列腺癌患病率之間的具體關系卻一直未被證實。直到2019年,日本科學家在《國際癌癥雜志》上發表一項長期跟蹤調查,發現經常吃蘑菇能夠降低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2]
這次,讓蘑菇保護你
蘑菇由于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餐飲料理中更是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蘑菇是B族維生素、礦物質、亞油酸和抗氧化劑的良好來源,尤其是L-麥角硫因。L-麥角硫因是一種天然氨基酸,具有抗氧化、抗炎的作用,也被證實可以保護神經細胞,人類無法自行合成,只能從飲食中獲取。
《國際癌癥雜志》發表的這篇文章納入了在日本進行的兩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研究人員分別于1990年和1994年對日本宮城縣和大崎市的36499名男性(年齡在40歲和79歲之間)進行了監測,平均耗時24.5和13.25年。這些男子按要求完成一份關于他們生活飲食習慣的問卷,內容包括蘑菇以及其他食物消費、體育活動、吸煙和飲酒習慣,并提供他們的教育、家庭和就醫歷史信息。
對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采用Cox比例風險模型)表明,食用蘑菇與前列腺癌的風險較低有關。在所有參與者中,有3.3%的人在隨訪期間患上了前列腺癌。其中,每周食用一次或兩次蘑菇的參與者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比每周不吃蘑菇的人低8%,而每周食用蘑菇三次及以上的參與者,患此病的風險降低了17%。
同時,研究人員還對受試者年齡、癌癥臨床分期和其他食物消費情況進行了分層分析,結果顯示服用蘑菇與前列腺癌的關系在≥50歲的參與者中持續存在。此外,蘑菇消耗量與前列腺癌發病率之間也呈現顯著的反比關系。
這一長期隨訪顯示,定期食用蘑菇的確可以降低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尤其是在50歲及以上的男性群體,以及飲食以肉類和奶制品為主、水果和蔬菜攝入量有限的男性中尤為顯著,一定程度上可預防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基于這一發現,未來仍需提供更多其他人群和環境中攝入蘑菇的信息進行進一步探究,以證實這種關系。
其實,前列腺癌會受到多種內外因素的影響,包括遺傳因素。一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比無家族史的患癌風險顯著更高,發病年齡也會提早平均6~7年[3]。此外,酗酒、超重、運動過少、油炸食品攝入過多等外源性因素也被證實與前列腺癌發病相關。
因此,雖然研究證實了經常食用蘑菇會降低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但這不代表只靠吃蘑菇便可“萬事大吉”,日常生活中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飲食均衡同樣重要。
參考文獻:
[1] 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J]. 中華腫瘤雜志. 2019, 41(1):19-28.
[2] Shu Zhang, Yumi Sugawara, Shiuan Chen, st al. Mushroom consumption and incident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in Japan: A pooled analysis of the Miyagi Cohort Study and the Ohsaki Cohort Study. 2019.09.
[3] 前列腺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病毒能否在蔬菜、肉和水果上存活?
下一篇: 疫情防控期間怎么吃?官方營養膳食指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