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的民營醫療,從醫療上賺快錢的舊時代漸行漸遠,從醫療上賺慢錢、從資本市場和衍生產業賺快錢的新時代,正朝著懂行又有耐性的醫療人款款走來。
又到年底了,讓我們預見下即將到來的2020年民營醫療。
一、爆雷
爆雷是淘汰的升級和提速。如果說,2019年淘汰的都是些小蝦米,2020年出局的將是頗具規模的醫療集團乃至上市公司。小蝦米大多交的是智商稅,而大集團交的則是認知稅。
“黑天鵝”事件不再只是偶發,逐步趨向“灰犀牛”而高發。除了往年都有的涉及醫療安全和醫療質量等惡性事件可能接連爆發外,套保騙保、偷稅漏稅、紅包回扣直至掃黑除惡等爆雷新聞,都將屢見不鮮。醫療行業又迎來一個更為動蕩的陣痛之年。任何一個行業整體轉型變革,總要經歷黎明前的黑暗,2020年或是醫療行業的黎明前。
醫療改革持續推進,目標劍指徹底斬除體制內毒瘤,數十年來的潛規則和灰色領域徹底暴露出其黑色的本質。這也倒逼公立醫院院長、科主任、骨干醫生走出體制,醫生獲取陽光收入和未來股權倍增收益的意愿空前強烈。民營醫療開啟花樣自救模式,期冀熬過愈加艱難的2020年。
二、整合
整合,是回歸的延續。醫療產業鏈上中下游整合換擋加速,藥品耗材、設備器械、軟件信息、互聯網醫療等公司加快布局實體醫療機構,也有產業鏈從業者和醫生合伙創辦醫療機構。其中,不少成了垂死掙扎醫療機構的接盤俠, 堪稱“撿漏與掉坑齊飛,渾水共藍天一色”。
醫生群體批量走出體制,醫生合伙辦醫時代正式到來,“小而美”門診部、診所業態遍地開花。如何找到靠譜的合伙人成了繼牌照、資金之后的核心痛點,中高端醫療人才獵頭市場競爭加劇。
中高端醫療機構業績持續難看、現金流吃緊。在經濟下行整體基調不變環境下,機構面臨醫保和商保“青黃不接”煎熬期。擁有醫生品牌和運營能力的知名醫生集團,成了一二線城市中高端醫療機構爭搶的合作對象。醫療健康媒體盈利模式遭受嚴峻考驗,原創優質內容無法持續輸出,粉絲增長停滯不前,即便有流量也苦于無變現途徑,業務發展空間受限,聚焦不同細分領域的醫健媒體或將整合。
傳統領域和傳統醫院業態,整合資源、盤活存量將成為行業主旋律。醫院業態增量速度放緩,門診部和診所業態數量持續爆發。醫生和運營團隊以托管或合作、參股或控股等形式盤活存量成為民營醫療又一新勢力。名目繁多但又千篇一律的所謂醫療機構運營培訓班、研修班和訓練營逐步暴露出“收智商稅”的本質。
團隊(醫生和運營)、物業(區域選址、性價比)和現金流成了機構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三大決定性因素。如何找到高性價比的好物業,將成為一門技術活,選址掉坑和后悔的慘痛現實案例也將越來越多。Medical Mall/Town將成為地方政府(挽救經濟和擴充財政)和地產公司(盤活存量和聚集人氣)合力推動的又一熱門業態,然而很多項目從一開始選址就錯了,普遍缺乏提供全程服務的專業咨詢和運營團隊,結果往往只是看起來熱鬧,運轉起來冷清。
民營醫療又迎來一個整合并購年,特別是眼科、口腔、醫美、兒科、骨科、康復、中醫等領域并購提速。醫療投融資雙方都需要強有力的醫療運營管理團隊,獨立的第三方專業運營管理公司興起。融資方需要第三方團隊實質操盤,妝扮報表、翹首以盼找個好人家賣個好價錢。投資方為了避免撿漏變掉坑,也需要第三方團隊做出業績好并表或擇機退出。純中介性質的醫療并購FA越來越沒飯吃,真正懂醫且能整合優勢資源的賦能型FA崛起。
三、智能化
民營醫療智能化發展至今,在線客服系統、智能客服機器人已越來越常見,智能客服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民營醫療的客戶服務效率和品質,同時還能夠更加精準的收集客戶所反饋信息,并通過總結成為完備的企業發展決策依據。智能化操作大幅度減輕前端工作,民營醫療能將有限的精力和最好的人力資源做中后端維護,提升醫院口碑,換取信任名片。前端智能化助力民營醫療打破運營窘境,搶占互聯網醫療藍海。在此背景下,當前快商通智能客服系統和客服機器人成為企業爭先選擇產品,也就不足為奇了。
四、重塑
重塑則是為了新生。只有醫療從業者思維重塑、認知重塑,才真正有可能實現辦醫理念和行為重塑。民營醫療不再只是單純做賺錢的事,而是要做既賺錢更值錢的事將成普遍共識,復利思維和長期主義將成為社會辦醫主流。
入局者多樣化和專業化,是一個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表現。只有讓更多的醫生、更多的中長期資本積極投入到社會辦醫中來,民營醫療喊了N年的形象重塑,才能看到一點點曙光。醫療服務三大陣營玩家各顯神通、各得其所。國資背景的整合平臺繼續“抓大放小”;外資背景的高端醫療加快進場、持續擴張;民營醫療全面走向優勢專科、特色專病,手里有閑錢的土豪也越來越多地跨界嘗鮮醫療。
“小而美”連鎖成為民營醫療尤其是消費醫療主流業態,連鎖之路漸行漸寬,政策藩籬逐步被拆除。“八爪魚”連鎖模式越來越得到業內認可和實踐驗證。知名醫生和靠譜運營團隊的合伙型門診部或診所,大多能自給自足,切忌天女散花似盲目擴張,“No Zuo No Die”。資本型連鎖醫療機構則加快并購、搶占地盤。
眼視光市場蓬勃發展,長期制約眼視光的政策封印逐步揭開,未來充滿想象空間,各路豪杰爭先涌入;口腔加速醫美化和互聯網化,互聯網正畸和兒童顏面管理成為細分新熱點;醫美產業融合勢不可擋,注射微整、皮膚美容乃至中醫美容等輕醫美發展勢頭迅猛。2020年,在眼科、口腔和醫美眾多連鎖集團中,眼科依然最有可能率先實現IPO,而且創始人大概率還是非醫生出身。
糅合了康復科、疼痛科、骨科、運動醫學科、中醫科、婦產科乃至體育健身等諸多學科和領域的 “新康復”噴薄而出,開啟一輪新的投資熱潮; 以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 兒童醫療經濟迎來“黃金十年”,兒科全科(內科)的高診金制模式逐步讓位兒科交叉學科和衍生服務模式,兒童眼科、兒童口腔、兒童康復和中醫兒科被資本持續看好和追捧。
全新的醫患鏈接平臺將正式上場,最可能先發生在消費醫療領域。信息差、時間差、價格差將繼續被透明化壓縮,服務體驗化、體驗差異化將成為病種和服務產品化定價的重要依據。互聯網醫療平臺將重組或并購,排名前五的互聯網醫美平臺或將首當其沖。在消費醫療互聯網領域,可能半路殺出、跨界打劫的“我消滅你、與你無關”獨角獸。
2020年的民營醫療,從醫療上賺快錢的舊時代漸行漸遠,從醫療上賺慢錢、從資本市場和衍生產業賺快錢的新時代,正朝著懂行又有耐性的醫療人款款走來。2019,再也不見!2020,你好我好!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