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月16日上午,趙忠祥先生之子趙方通過趙忠祥的個人認證社交媒體賬號發布消息,趙忠祥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歲。又一童年回憶離我們遠去。
據媒體報道,趙忠祥是在去年12月因腿部不適前往北京世紀壇醫院就醫。醫院診斷發現,趙忠祥患有鱗狀細胞癌,并已擴散。這種聽起來很陌生的癌癥,其實存在于很多常見的癌癥當中。
何為鱗狀細胞癌
鱗狀細胞癌簡稱鱗癌,又名表皮癌,是發生于表皮或附屬器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癌細胞有不同程度的角化。多見于有鱗狀上皮覆蓋的部位,如皮膚、口腔、唇、食管、子宮頸、陰道等處。此外,有些部位如支氣管、膀胱、腎盂等處雖無鱗狀上皮覆蓋,但可通過鱗狀上皮化生而形成鱗狀細胞癌。發生在皮膚的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
對于媒體所報道的“趙忠祥患有鱗狀細胞癌”,科普大V、腫瘤專科醫生潘戰和表示,醫院是不會這樣診斷的,“沒有人會只說得了鱗癌”。規范的癌癥診斷至少要包括原發部位、病理類型、分期等。
據潘戰和介紹,鱗癌只是病理類型,包括肺鱗癌、食管鱗癌、宮頸鱗癌等。并沒有專門針對“鱗癌”的防治手段。即便是肺鱗癌,還要確認原發部位、病理類型、分期等信息后才能具體討論預后和治療的問題。
鱗狀皮膚癌的發作在年齡、性別、種族、地理和遺傳上有不同。在年齡上,鱗狀皮膚癌主要發作于66歲左右。男性和女性在患有此病的比率上為2:1,白種人更容易感染。
鱗癌多發于哪些部位
鱗癌常見于身體的上半部分,比如口腔癌、鼻腔癌、喉癌等,均以鱗癌為主。
食管癌和肺癌也是比較常見的鱗癌。從食管癌開始出現部分腺癌,食管上段中段鱗癌居多,下段開始腺癌居多。肺癌亦是如此。
身體中間部分的癌癥,比如胃癌,腸癌等,腺癌占絕大多數,盡管存在鱗癌,但非常少見。
在身體下半部分,比如直腸癌,鱗癌比例又有所上升,腺癌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是腺癌較多。
在肛管、肛門等部位的肛管癌,女性的宮頸癌、外陰、陰道癌,以及男性的陰莖癌,都是鱗癌占絕對的多數。
此外,身體體表以鱗癌更多見,而身體內臟則以腺癌更多見。
也就是說,人體從頭頸開始,以鱗癌為主;頭頸部至身體中間的部位,鱗癌減少,腺癌增多;到了身體的中間段,腺癌占絕對多數;而到了身體下半部分,腺癌開始下降,鱗癌又開始上升;到了肛門外陰陰道則以鱗癌為主。
對此,潘戰和解釋,所謂的鱗癌、腺癌,只不過是癌癥的發源地。鱗癌來源于鱗狀上皮,腺癌來源于腺上皮,而鱗狀上皮多數在身體的外表部位、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腺上皮多數在身體的內臟、中間部位,正常鱗癌上皮分布為主的地方自然就是鱗癌多發,腺上皮分布為主的地方自然就是腺癌多發。
早診早治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所在
據趙忠祥生前好友魏明倫透露,趙忠祥生前極少去醫院,2019年10月摔倒后,仍然選擇不去醫院。過了一段時間,趙忠祥身體就出現問題了,心悶、頭昏、全身浮腫才去了醫院。魏明倫表示,此前趙忠祥家人都不知道他有癌癥,也是到最后時間,才在醫院檢查出來。“去了醫院就昏迷了,昏迷了大概六七天。”魏明倫說。
業內專家表示,癌癥生存率上升,除了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之外,癌癥早期篩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所在。
不過常規的體檢套餐主要目標是針對一些常見病,如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相對應的血脂,血壓,血糖這些比較容易檢測的指標,而針對腫瘤的體檢要復雜的多。這就是有些人體檢過后沒多久,被查出癌癥晚期的原因。
不過,對于沒有惡性腫瘤家族史、高齡、不良生活習慣和微生物感染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專家不建議盲目篩查。
這5類人群需要針對性的防癌體檢:
1. 有癌癥家族史者:癌癥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遺傳易感性,具有家族病史者比一般人患癌癥的機會更高,一定要積極進行預防癌癥的定期檢查,每年一次。
2. 中老年人群:雖然癌癥在各個年齡段都有發生,但癌癥的發病風險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大。據調查顯示,60 歲的老年人患癌癥的可能性是 25 歲左右年輕人的 50 多倍,所以中老年人是癌癥高危人群,要定期進行防癌體檢。
3. 常接觸致癌物質人群:即職業癌癥,包括放射線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化工廠油漆廠職工、核電站、礦山工人等,從事這些職業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做防癌檢查。
4. 有不良生活習慣人群:吸煙、酗酒、熬夜、精神抑郁、過度疲勞等都可能誘發癌癥,長期喜食腌制品、高鹽食物及隔夜食物,飲食不規律者增加消化道腫瘤風險。
5. 有癌前病變的患者:一些癌癥在發病前,可能會出現某種良性疾病,如果未能積極治療,或治療不及時,就有惡化的風險。比如多發性結腸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典型乳腺增生,乙肝或者肝硬化患者等。
肺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宮頸癌是我國較高發的6種惡性腫瘤。針對這6種癌癥,分為6個防癌體檢項目。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肺癌篩查
除常規體檢外,對肺癌篩查極為有效的一個項目是低劑量螺旋CT薄層掃描,其比胸部X光片更容易發現小病灶。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王綠化:食管癌和胃癌篩查
建議食管癌和胃癌高發區(如河南、河北、東北、廣東等地),45歲以上人群應每年做食管鏡、胃鏡檢查。早期食管癌90%都可以治愈。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蔡建強:結直腸癌篩查
肥胖、習慣性便秘、有家族性息肉的人群是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檢查。現在,顯微結直腸鏡檢查非常方便,可以在無痛狀態下進行。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早期胃癌的發生跟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如果在篩查中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一定要積極治療。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乳腺癌篩查
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對乳腺癌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都比較高,而且受X線照射的劑量也更低,副作用更小,是目前最成熟篩查早期乳腺癌的方法。建議40歲以上的女性都應定期做此項檢查。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吳令英:宮頸癌篩查
建議結婚1年以上,或者有性生活史兩三年以上的年輕女性,以及中老年女性,定期做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同時,還推薦女性定期做婦科檢查,如盆腔B超檢查、相關腫瘤標記物檢查等。這些方法結合起來,對幾乎所有婦科腫瘤都能起到有效的篩查。
接種HPV疫苗可預防部分鱗狀細胞癌
有不少鱗狀細胞癌與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和有關,比如宮頸癌、口咽癌、肺癌、指部癌癥,以及肛門或生殖器區鱗狀細胞癌等。接種HPV 疫苗能夠使患上宮頸癌的風險大大降低。
在此,特別推薦以下人群盡早去打疫苗:
1. 性活躍期之前的人群,一般還沒有被 HPV 感染。
2. 已經有性生活,接種 HPV 疫苗,仍有價值。尤其對尚未被 HPV 感染的女性。
3. 已經感染 HPV 的女性,還可以打,可以減少再度感染的風險,但作用不如未感染之前接種的人群。
本文綜編自青蜂俠、健康時報、成都商報、腫瘤專科醫生、生命時報、醫學界腫瘤頻道等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