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會有朋友在做了甲狀腺超聲檢查后,看到結論上的結節等級,感到困擾。甲狀腺疾病十分常見,其中甲狀腺結節的高發更是讓不少人都感到擔心,主要還是因為這種疾病和癌“掛鉤”。臨床上,對于甲狀腺結節,B超是最為常用也準確的影像學檢查手段,由于B超有較強的主觀性,在門診,有很多患者經常會問到,能不能找一個B超做的準的醫師。而甲狀腺TI-RADS分級系統的建立,實際上可以盡量使甲狀腺的B超更加規范化和量化,這樣能降低一部分主觀上的誤差。
甲狀腺結節的TI-RADS分級
TI-RADS(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即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該系統尚未被廣泛接受和應用,尚無統一的標準。
通常依據五個甲狀腺結節惡性特征進行分級:1、實性結節;2、低回聲或極低回聲;3、小分葉或邊緣不規則;4、砂礫樣鈣化;5、縱橫比≥1 。
TI-RADS 1級:正常甲狀腺,建議常規隨訪;
TI-RADS 2級:良性病變,具有單純性囊腫、分隔型囊腫、個別鈣化、回音型海綿狀結節的特點,建議常規隨訪;
TI-RADS 3級:良性結節可能,呈橢圓形,常規邊界,超聲顯示等回聲或強回聲,無其他可疑特征,建議短期隨訪;
TI-RADS 4級:
①4a——可疑結節,呈橢圓形,常規邊界,超聲顯示輕度低回聲,建議穿刺活檢;
②4b——可疑結節,密實,超聲顯示低回聲,建議活檢,如為乳頭狀瘤建議切檢;
③4c——可疑結節,堅固,低回聲,邊界不規則,形狀更高更寬,建議活檢,如為乳頭狀瘤建議切檢;
TI-RADS 5級:惡性結節可能,密實,低回聲,邊界不規則,鈣化,形狀更高更寬,建議及時診治。
B超的分級到4級以上時,要考慮惡性的可能,需要做進一步的處理(如細針穿刺)來明確。
以上B超表現還需要結合的結節大小、近期變化、血液指標等綜合判斷。
甲狀腺結節如有下列情況,應警惕或考慮為甲狀腺癌:
1、男性與兒童患者,癌的可能性較大,兒童期甲狀腺結節50%為癌。
2、短期內突然增大。良性甲狀腺結節惡變為甲狀腺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時,腫物可短期突然增大。
3、產生壓迫癥狀,如聲嘶或呼吸困難。
4、腫瘤質地硬實,表面粗糙不平。
5、腫瘤活動受阻或固定,不隨吞咽上下移動。
6、頸癌淋巴結腫大。
最后提醒:大多數情況下B超顯示的結節都是良性的,而現如今手術、微創、消融等技術的提升,使得甲狀腺結節治療不在是難事。查出甲狀腺結節切勿過度擔心,積極治療,定期檢查尤為重要。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