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教是需要持戒的,而持戒的重心其實就是戒“淫欲”。
也就是說,無論是出家還是在家都一樣,都需要戒掉“淫欲”這一行為。
可見,戒“淫欲”對于修行的人來說,有多重要。
那么,對于我們這些未曾覺悟的眾生來說,“淫欲”的本質是什么呢?
其實在佛教之中,所謂的“淫欲”,主要講的是性欲,即男女之間的性欲,因為對眾生而言,很少哪種欲望能夠像性欲一樣,同時滿足六根的快樂需求。
從佛教的理論來說,人們能夠感知到天地萬物,其實是通過六根來感知的,即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說,我們的一切的貪念或欲望,都是由六根而起。
如性欲所能夠滿足六根的欲望,即眼睛感知到的容貌、耳朵聽到聲音、鼻子聞到的氣息、舌頭(自己悟吧)、身體之間的接觸或觸摸、兩人精神上的歡愉(意)。因此,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性欲的滿足所帶來的極致享受是其它東西無法替代的。
正因為如此,人們要斷除性欲或“淫欲”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光節欲都很難做到,而這些其實就是累世以來所造就的業力所致。
而對于佛門弟子來說,這些是需要節制甚至需要斷掉的,但這并不是說性欲多么骯臟或者罪惡,而是佛教本身宗旨來決定的,即如果要達到出世的目的,出離世間苦海,解脫輪回束縛,就必然要從節欲開始。
《楞嚴經》也說,“淫欲”是生死之本,也就是說,眾生之所以有輪回,之所以有生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淫欲”未斷,換句話說,眾生如果能夠斷掉“淫欲”,那就意味著跳出三界之外,不在輪回之中,其修行才會有正果。
另外,眾生的很多煩惱和苦,歸根溯源其實大都是基于性欲而產生的私欲導致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性欲,人生很多壓力和痛苦就會減少一大半,即女人不用擔心容貌變丑拼命打扮整容,男的不用激烈競爭玩命掙錢。
按照佛經上的說法,“淫欲”的煩惱,在人類世界很難斷絕。所以,出家人要戒的重心其實就是“淫戒”,在家的居士至少也需要戒“邪淫”。
正是戒掉“淫欲”如此重要,佛教才給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或措施,如素食、打坐、觀想、過午不食、減睡眠、起居活動的種種限制,不一而足,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修行者斷掉“淫欲”,可見,真正要斷掉“淫欲”話有多難。
從這個角度說,真能證悟到果位的人,確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與毅力。
因此,一個對佛法有信仰或者對修行感興趣的人,決定出家還是不出家,最主要最關鍵的其實就是取決于能否放棄男女性欲的生活。也就是說,對于大多數的學佛之人來說,在家學佛先戒“邪淫”,然后再逐步走向節欲,最后達到斷欲的境地,也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修行,才可能有所成就。
所以,在現實當中,很多人看到修行的人禁欲或節欲,都誤以為這些人不懂享受人生,或者猜測修行者痛苦而虛偽,事實上是這些并不懂得節欲或斷掉“淫欲”才是快樂的根本,因為“淫欲”的本質其實就是性欲,而性欲則是人們的煩惱與苦的直接或間接的來源,換句話說,一個人唯有斷掉“淫欲”,才是真正快樂的開始。
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的修行或持戒,首先是需要從認識“淫欲”開始。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贊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無量壽經》《金剛經》《楞嚴經》《心經》《大悲心陀羅尼經》《阿彌陀經》《阿含經》《長阿含經》《大念處經》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