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國外疫情越來越嚴重了,尤其是巴西,疫情排在美國后面,已死亡31309,累計確診558237例,為此,對其進行了采樣調查,發現巴西流行新冠病毒與歐美樣本相似,那巴西流行新冠病毒與歐美樣本相似具體是怎么回事?說明了什么?目前情況如何?
一、巴西流行新冠病毒與歐美樣本相似具體是怎么回事?說明了什么?
巴西奧斯瓦爾多·克魯斯基金會日前公布一份研究報告說,對新冠病毒的基因研究表明,在巴西流行的新冠病毒與歐洲、北美和大洋洲的樣本相似,這可能說明了新冠病毒傳入巴西的路徑。
據介紹,該基金會研究人員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同行合作,分析了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巴伊亞等4個州以及首都巴西利亞的病人身上取得的新冠病毒,并與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GISAID)所保存的來自全球各地的新冠病毒基因圖譜進行對比,發現在巴西流行的新冠病毒與在歐洲、北美和大洋洲得到的病毒樣本相似。
負責這項研究的巴西科研人員說,新冠病毒是一種新出現的病毒,迄今還沒有發生太多突變。通過對比分析各地病毒的基因圖譜,有助于研究病毒的傳播途徑,掌握病毒突變狀況,還有助于開發相關治療手段。
二、目前巴西疫情如何?
根據巴西衛生部當地時間6月3日公布的數據,累計確診病例558237例,累計死亡病例31303例,共有211080名患者治愈康復。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博士稱,巴西在過去24小時內新增病例數量在全球范圍內最多,巴西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仍未到來。
三、巴西為何緊隨美國成為疫情嚴重國家?
1、兩國成為全球疫情嚴重的國家,并且也都有可能會演變成真正失控局面。
2、博索納羅總統對待疫情的不認真、不科學的態度與特朗普如出一轍,特朗普將之等同于“流感”,博索納羅則稱之為“小感冒”,兩位對新冠病毒的破壞力和殺傷力的認識,至少在自己國家疫情爆發初期,都是不足的。后期疫情加劇,兩位都不情愿改變立場,在這一方面,博索納羅對防疫的“攪局”作用更明顯,對本國民眾的示范作用更糟糕。
3、兩國總統在很多具體做法上也非常接近,兩位都積極推銷“神藥”氯喹和羥氯喹,都干擾甚至阻撓地方政府的防疫工作,在疫情問題上都“甩鍋”他國,從而轉移國內矛盾和防疫失效。
4、兩國都是存在聯邦、地方政策嚴重不一致的典型國家,地方政府成防疫的主力軍,由于缺乏聯邦政府的主導作用,防疫作用大打折扣。
事實上,博索納羅迫切重啟經濟的想法是存在一定邏輯的,這不僅關系到其執政的穩固性,而且也關系到2年后的連選連任目標。自2015年以來,巴西經濟出現嚴重萎縮,2015年和2016年都出現了超過3%的負增長,2017年-2019年,復蘇勢頭很弱,各項宏觀經濟指標都沒有恢復到2015年的水平。這一輪經濟衰退引發了巴西政局混亂,甚至到現在還沒有完全理順。另外,博索納羅政治根基很淺,目前是無黨派人士。巴西黨派林立,議會中的政黨數量接近30個,因此,缺乏政治資本的博索納羅沒有任何優勢。如果經濟不能止住前幾年的頹勢,博索納羅基本不具備任何連選連任的機會。尤其是,博索納羅現在案子纏身,眾議院已收到30多個彈劾動議,在這種局面下,考慮到在巴西的制度環境下,疫情不可能短期解決,因此,迫切要求重啟經濟,這實際也是在為可能的經濟大幅萎縮提前卸責。必須要承認,在疫情加劇的局面下啟動經濟,絕對算不上合理選擇。
實際上,關于“保經濟”還是“救疫情”之間的平衡,是當前全球各國面臨的現實難題,從目前來看,很少有國家找到了真正的平衡點。其實就是“短痛”或“長痛”的問題。如果疫情做不到可控,經濟重啟后會存在運行卡頓或“死機”的風險,而只有做到疫情可控后,經濟重啟才有可能實現預期。從目前來看,巴西面臨的重要挑戰是政策混亂,總統博索納羅的態度使民眾防疫態度嚴重對立,這對一場全民防疫來說是致命的,正因如此,世界衛生組織和《柳葉刀》雜志都表示了對博索納羅做法的不認同。其次,各級政府的配合缺失也是巴西防疫中比較突出的問題,這也人為地增加了巴西的防疫難度。
巴西的確具有覆蓋面很廣的公共醫療系統,但是軟、硬件水平較差和承接能力不足,在正常時期,通常會出現醫院人滿為患的局面。疫情局面下,這方面短板已得到充分體現。目前,巴西的醫療體系面臨三個難題:第一,重癥病房已接近飽和,醫療承接空間已非常有限;第二,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防疫物資嚴重依賴進口,這使得巴西陷入多重被動的局面;第三,隨著疫情暴發,醫療資源擠兌現象很嚴重,其他病癥基本處于無醫就診的境地,這可能會引發更廣泛的衛生危機。另外,巴西還存在規模巨大的弱勢群體,貧困率接近25%,貧民窟和原住民地區的防疫難度很大,這些也有可能成為巴西防疫的漏洞。
從目前來看,在巴西疫情最嚴重的圣保羅市,貧困社區就是疫情高發區。加之南美洲開始進入冬季,這些因素決定了拉美防疫的難度會更大。巴西和拉美的疫情應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視,任何一國局面失控,都會對全人類構成威脅。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