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健康產業包括:生物醫藥、醫療護理、預防康養、康復保健、健身養生、健康管理等眾多領域,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和薄弱環節。這是滿足群眾迫切需要、提升全民健康素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重大舉措,也是提升服務業水平、有效擴大就業、形成新的增長點、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亞健康狀態不斷蔓延,世界銀行針對中國慢性病做的調查數據稱,在今后的20年,40歲以上人群慢性病的發病人數會增長三倍。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的醫療模式也需要改變,逐漸向防、治、養模式轉變,而大健康產業恰恰是“防、治、養”模式的產業體現,隨著公眾自我保健意識不斷提高,“治未病”被視為下一個藍海。
大健康產業定義
所謂大健康,就是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對生命實施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護,是既追求個體生理、身體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健康的過程。涵蓋人的全生命周期養護過程,由此而產生的產業統稱大健康(產業)。
實現大健康,需要樹立大健康理念、進行大健康教育、創新大健康技術、發展大健康產業、完善大健康服務。發展大健康產業,就是轉變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即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防治模式。為此,除了應繼續發展以醫療器械為主、以藥品為主的醫療醫藥工業,還應加快發展以保健食品、特醫食品、藥妝、功能性健康產品等為主的健康工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疾病康復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而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不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而且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1
大健康產業發展已經成為經濟穩定必需,人民健康的剛需
從古至今,健康都是人類的基本權利和根本追求。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出發,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目標,凸顯了國家對維護國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
近年來,各級政府為此也做了大量工作,但諸多社會問題依然頻頻出現,如:許多家庭因病返貧,醫患糾紛時現報端,城市醫院人滿為患……而食品藥品安全、飲水安全、職業安全和環境問題等也成為重大健康隱患,對健康帶來新的壓力。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癥以及亞健康等趨于增多。
所以說,大健康早已是一種剛需!
2
大健康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為什么說現在是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當然不是因為總理的一句話,而是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在對大健康產業發出強烈呼喚!!!
1、中國經濟總量排行世界第二
任何一個國家,如果經濟不發達,這個國家的健康產業就發展不了。
2、中國老年人口將趕超4億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為2.12億,到2050年將達到4.8億,老齡化水平為15.5%。老人數越多,對健康需求、關注、迫切度越高,這也是健康產業飛速發展的一個原因。
3、慢病死亡占疾病死亡率的85%
因為慢病而引起的疾病負擔占到中國整個疾病負擔的70%,但是這些慢病是可防、可控的,正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不健康,這些慢病才會發生,發生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慢性疑難不治癥。
4、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將達到20%
健康素養就是我要吃什么才健康、我怎么運動才健康、怎樣的生活方式健康。2008年中國健康素養水平是6.68%,預計在2020年提升到20%。
5、2020年大健康產業市場總額超過10萬億
大健康產業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健康中國2020規劃綱要指出,預計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規模將達到8萬億,占GDP比重6.5%,而美國2009年已達到17.6%。 可是2019我國大健康產業整體規模已達9.9萬億,提前超過GDP10%,追求發達國家水平。
3
"治未病"的預防讓醫學前置,自我保健、養生迎來熱潮
大健康產業的根本,是治未病,也就是阻斷慢性病的發生。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鍛煉、吸煙和過量飲酒,這些都是造成慢性病的原因。但是,這些慢性疾病都可以通過自我保健來預防和規避。
“疾病的關鍵在于預防,而預防的關鍵就在于自我保健”,人們有責任也有權利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個人必須通過自我保健充分參與到自我健康管理中來”。
對于健康管理和疾病預防,公眾很容易感到不知所措,實際上這些都是非常容易實現的,只需要掌握生命健康科學常識并加以運用即可。八成的心臟病、中風、II型糖尿病及三分之一的癌癥都可以通過自我保健減低患病的風險,這對個人及家人大有益處!
大健康帶來政策紅利大于預期
在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下,大健康產業即將步入蓬勃發展期,并已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健康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發展前景可期,可以說,大健康產業是醞釀著豐富投資機會的朝陽產業。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保健品龍頭”不保?10年首虧3.5億!
下一篇: 益寶|從未授權第三方平臺銷售公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