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疫情影響,最近醫藥股的表現大多強于大盤。
然而,自春節后開市以來,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潤醫藥”)的股價變得非常疲軟,自高點已腰斬。即使加上近期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對醫藥行業持續的刺激,也未能讓華潤醫藥股價出現反彈。
近日,華潤醫藥陸續披露了旗下附屬公司2019年的業績。其中,華潤三九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9.49%;華潤雙鶴實現營業收入93.8億元,同比增長14.1%;江中藥業實現營業收入24.49億元億元,同比增長39.55%。
在附屬上市公司業績一片大好的情況下,3月23日,華潤醫藥股價卻跌至上市以來新低,報收于4.29元/股,跌幅5.71%。
1
遭東阿阿膠拖累
據此前華潤醫藥披露的業績預告,2019年度集團歸母凈利潤下滑約28%至33%。對于凈利潤大幅下滑,華潤醫藥表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由附屬公司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業績大幅下滑所致;二是集團可能出現商譽減值約6.5億元。
對于華潤醫藥來說,東阿阿膠是其制藥版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2018年度華潤醫藥實現歸母凈利潤約35.38億元,其中13%是由東阿阿膠貢獻。
華潤醫藥對東阿阿膠也十分看好,僅2018年11月-2019年6月期間,華潤醫藥多次增持東阿阿膠股份,累計增持金額超5億元,增持股份比例達2%。截至目前,華潤醫藥共持有東阿阿膠股份5793.51萬股,持股比例為8.86%。
然而,2019年度,東阿阿膠因清理渠道庫存,導致業績大幅下滑、由盈轉虧,實現歸母凈虧損3.34億元-4.59億元。這也是東阿阿膠自1996年上市以來出現的首次虧損。
對于業績大幅下滑,東阿阿膠表示,近年來,受整體宏觀環境以及市場對價值回歸預期逐漸降低等因素影響,公司渠道庫存出現持續積壓。為避免企業長期良性健康受到不利影響,2019年度主要側重于清理渠道庫存,主動嚴格控制發貨、全面壓縮渠道庫存數量,尤其在下半年進一步加大了渠道庫存的清理力度,因而對經營業績影響有所加大。
2
重銷售輕研發
除東阿阿膠外,華潤醫藥旗下的了另外3家上市醫藥企業,2019年業績都還算維持穩定。其中,華潤三九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1.1億元,同比增長47.51%;華潤雙鶴實現歸母凈利潤10.6億元,同比增長8.9%;江中藥業實現歸母凈利潤4.64億元,同比下降1.41%。
記者注意到,盡管華潤三九實現了大幅的業績增長,但其主要依賴的是非經常性損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華潤醫藥凈利潤為12.03億元,同比下滑4.11%。
同時,從2018年年底開始的3批次國家帶量采購,對于仿制藥品種進行大幅度壓價,擠壓商業環節水分。受這些政策影響,華潤三九此前收購的眾益制藥與吉林和善堂在2019年業績表現不佳。因此,華潤三九對這兩家公司分別進行商譽計提1.7億元、1957.40萬元。截至2019年末,華潤三九賬面商譽依舊高達33.54億元。
此外,作為一家醫藥公司,華潤三九研發投入的占比并不高,增長速度也比較低。2019年度,華潤三九的研發投入為5.33億元,僅占營業收入3.63%,較前一年增長7.28%,而與研發投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高達65.5億元的銷售費用。
記者注意到,華潤雙鶴、江中藥業均出現“輕研發、重銷售”的現象。2019年度,這兩家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37.3億元、8.69億元,而研發費用分別僅有2.02億元、4750.98萬元。
一位大型藥企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輕研發、重銷售是很多藥企存在的問題。目前市面上發展較好的國企也主要基于占有大量政策資源、政府資源、營銷資源、產品資源等,可以較為穩定地發展。但醫藥行業是個創新性很強的行業,企業如果一味追求利潤,而輕視研發,長此以往只會被市場淘汰。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康婷《深自砥礪》主題系列欄目震撼來襲
下一篇: 無限極免費復工防疫包助力專賣店安全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