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去年底被投資機構唱衰的生鮮電商,因為抗疫倒逼轉型,迎來拐點。
需求側:線上爆長的訂單
去年底,呆蘿卜等一批生鮮電商宣告關門。誰也沒想到,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生鮮電商又火了。
半夜在手機上搶菜,成了全國各地市民的新姿勢。春節以來,南京浦口金地格林格林蘇寧小店的顧客微信群前所未有地熱鬧,從早到晚響個不停:晚上幾點搶菜、我的菜到了沒……據悉,蘇寧小店的線上訂單量驟增,蘇寧菜場的訂單量一天少的也有二三百單,單店的全天銷售額最高能達到八九千元。
盒馬鮮生一位負責人表示,門店小二已經全員出動,每天上貨七八次,遠超平日峰值,“我們很多門店的文職人員,包括財務、店長在內,都去幫忙揀貨。”
每日優鮮稱,在新年假期的第一周,蔬菜在每天下午大約4點就銷售一空。而在通常情況下,這是他們需要三天至四天才會賣出的蔬菜量。
即使是主打線下的蘇果,也在努力搶占線上的跑道。目前,蘇果日均線上訂單量達到數萬單。進入第三方平臺中的蘇果門店,記者看到包括水果、蔬菜、肉蛋、糧油、海鮮、牛奶、進口、酒水等品類均可以買到,SKU數近7000個,等同于在線上建了一個“大賣場”。早上9點不到,汪女士加入的蘇果光華路店微信群里便開始熱鬧起來,新鮮到貨的水果、蔬菜、肉品等重點民生商品通過小視頻的方式展現在大家面前。汪女士在群里通過“蘇果優選平臺”小程序里面的“優選社群購模塊”購買了泰國龍眼、散養草雞蛋、銀鱈魚、車厘子等七八種商品。接下來汪女士就可以隔天或按照約定的時間去門店取貨處自提了,節省時間還安全。“由于平臺采用的是線上預訂、線下取貨的模式,不少商品的價格比在線下門店直接購買更加實惠。”汪女士告訴記者。“店里所有后勤人員,包括支持、團購、倉管等部門的員工全部都來參與揀貨,以最快速度將每一筆訂單配好,可以保證不會產生積壓訂單。”蘇果門店相關負責人介紹。據悉蘇果門店上線的京東到家、美團、餓了么等第三方平臺日訂單量達到了平時的4倍。
供給側:線下農戶熱盼渠道
任何時代劇變的微塵,落在個體身上,都會成為他們難以承擔的“重量”。
草莓,正是開春季節最受歡迎的時鮮水果之一。二月,乍暖還寒,這本來是農戶的“豐收季節”。疫情的到來,讓農戶們措手不及。
“我們江寧紅顏草莓原來是供應到全國各地市場的,往年的一、二月份,我們每天能出產后紅顏草莓5萬斤。”萬畝田(江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老沈愁容滿面:“今年不行了,對外供貨量只能達到往年的30%左右。往年的草莓都是二十幾元的價格去賣,今年價格幾乎折了一半,還要發愁銷路。”
近期,多地菜農、果農面臨著運輸難、銷售難問題。“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困境還是市場,運輸太難了。”老沈感嘆,“現在外圍的市場全都出不去了,封城、交通管制,平常的物流運輸都走不通。”
同樣發愁的還有東臺市三倉鎮祥春蔬菜瓜果合作社的姜柏春。“白菜擺在地里,都長老了。”他說,“跟往年相比,銷量跌得太多了。以往過去一天要發幾車貨,現在一車貨要賣三天都賣不干凈。目前,我們除了南京市場沒關,其余地區的市場基本都不賣貨了,像上海市場,進出太困難了,只能放棄。” 對比往年春節果蔬銷售火爆的情形,姜柏春估計,今年他們合作社的銷量,至少下降了40%左右。
這種時候,像蘇寧菜場、美團買菜這樣的到家、到店業務模式,立馬就顯示出了優勢。每日助銷江寧草莓2000斤,八卦洲茼蒿2000斤,六合矮腳黃3000斤……蘇寧菜場這樣的生鮮電商在保障社區用戶“菜籃子”的同時,也正致力解決農戶因疫情導致的銷售困難,打通生鮮從原產地到餐桌的運輸鏈路。
洪九果品的李建明,此刻無比慶幸早早選擇了與蘇寧的合作。“去年9月份,我們與蘇寧小店開始合作,嘗試線上轉型。10月份,我們接入了蘇寧菜場。”李建明說,“疫情爆發后,我們的線下銷量只剩下往年的三分之一,有些實體門店銷量直接下降60%。” 與線下的蕭條不同的是,是線上訂單的猛增給了李建明一點希望。
業內人士指出,蘇寧菜場、每日優鮮等生鮮平臺的嘗試,為廣大農戶構想了一條更接近消費者的路徑。在這條路徑,消費者可以直接買到更新鮮的果蔬,而農戶也能逐漸擺脫線下市場供貨中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需求激增下的挑戰
然而,面對突然激增的需求,并不是每一家生鮮電商都有充分的準備。
訂單量激增背后運力的不足,是目前最突出的問題。記者了解到,幾乎每家生鮮電商的配送時間都延長了,如每日優鮮的送達時間從平時的一小時內變成了四小時內。叮咚買菜App以往承諾的29分鐘送達,變成了“當日送達”。美團買菜送達時間也延時至七八個小時內。蘇寧菜場的配送時間也從“次日一早提”變成了“下午提”。
業內人士指出,疫情對生鮮電商來說確實是機遇,一方面是培養了用戶的消費習慣;另一方面,供應鏈一直是制約生鮮電商的最大因素,這次疫情是考驗和做強供應鏈的機會,有利于吸引資本進入,但同時會加速生鮮電商洗牌。
顯然,當下的市場環境正在嚴格考驗各家生鮮電商的供應鏈能力。“不是沒有需求,眼下哪怕再爛的服務,只要有供給,用戶都需要。”蘇寧菜場相關人士說,如果供應鏈能夠跟上,疫情是一次機會,但如果能力不足,在疫情消散后,可能就會流失掉顧客。然而,一旦經過一番優勝劣汰后,剩余的公司將獲得的將是更為成熟和忠誠的顧客群。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