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泛征集消費者和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中國消費者協會將2021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確定為“守護安全暢通消費”,旨在營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潛能,夯實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良好開端。值此3·15到來之際,我們聯合海疇輿情監測中心,針對近期內敏感信息較多的社交商業類企業進行盤點整理,希望廣大消費者在消費或者投資時能夠擦亮眼睛,避免讓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同時,也提醒廣大消費者,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敢于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佳萊:劣跡斑斑,曾被爆出天價單
2015年8月,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公示了廣州佳萊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的信息。然而,這家獲牌時間尚未到6年的直銷企業卻屢屢被爆出負面新聞。
2018年5月,成都市工商局召集在蓉直銷企業,“佳萊”因不配合執法檢查遭成都工商點名批評。這是成都市工商局近幾年直銷會議中,首次公開點名通報一家企業。會議稱,佳萊科技在舉行直銷會議時,不配合執法檢查。
2019年7月,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濟南市長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范勇非訴執行審查行政裁定書”顯示,濟南市長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濟南市長清區佳萊頻譜養生會所賈平涉嫌傳銷進行檢查,該會所是直銷企業佳萊科技有限公司的直銷服務網點。經核實,確認佳萊科技涉嫌從事傳銷。
2019年9月,河北省承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佳萊科技某加盟商的舉報稱:“佳萊科技在互聯網上建立會員網站,通過發展下線形成金字塔式的網絡化布局經營,主要是銷售頻譜美體衣、床墊、眼罩、頭罩、內衣頻譜等保健產品,是典型的網絡傳銷害人行為。”對此,該局執法人員展開立案調查,并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的相關規定,最終以傳銷之名查封了佳萊科技公司相關的8個賬戶。
除此之外,佳萊還被爆出48萬的天價單。而在黑牛投訴上,佳萊也是遭到眾多消費者的投訴,投訴內容集中于產品夸大宣傳欺、不開發票不退貨等方面。
天福天美仕:“強強合作”能否帶來“新生命”?
近日,據外媒報道,美國新生命(New U Life)(香港)公司(以下簡稱,新生命)與天福天美仕達成戰略合作,以直銷業務模式在中國政府許可的中國大陸特定區域內銷售新生命(香港)公司2020年授權的產品。然而,兩家公司的“強強合作”先帶來的卻是頗多的質疑。
新生命2010年在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推出SomaDerm新生命凝膠產品,這款產品被新生命經銷商宣稱是世界上唯一通過FDA注冊的透皮吸收順勢療法凝膠。但有報道指出,新生命HGH凝膠實際上并未經過FDA認證,其所謂的“FDA認證NDC級別”只是個藥劑編碼。并且在FDA官網上關于順勢療法的相關解釋中明確,標有順勢療法的產品,安全性及有效性均未經過評估。同時,有媒體報道稱,HGH凝膠經銷商曾聲稱,使用該產品后能夠調理治愈濕疹、牛皮癬、白癜風、帕金森等,更不用談可以讓身體各個器官重新得到“新生”,改善器官功能衰退等問題,涉嫌夸大宣傳。
此次合作的另一方天福天美仕,近年來同樣是負面纏身。2020年,中國警察網發布一則題為《警惕以高額返利為誘餌實施的組織、領導傳銷犯罪》文章。該文中提到,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分局經偵大隊破獲一起以高額返利等為誘餌,實施組織、領導傳銷犯罪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而涉案的主體,就是天福天美仕(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呼市工作室。同年,天福天美仕還被曝出在綜合蔬果壓片中添加尚未得到我國批準的NMN,涉嫌非法添加、夸大宣傳等。而在此之前,天福天美仕更是四度陷入“資金盤”。
得物APP:鑒定服務由王牌變雞肋?
作為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得物APP深受一些年輕消費者青睞。得物APP在傳統電商模式的基礎上增加鑒別真假與查驗瑕疵的服務,首創“先鑒別,后發貨”的購物流程,以“強中心化”的平臺定位把控商品質量。基于此,保證用戶在收到在得物App購買的商品前,該商品已經通過多道鑒別查驗工序中的“層層關卡”,得到全面的查驗鑒別,為用戶提供“多重鑒別,正品保障”的全新網購體驗。
然而,尷尬的是,很多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稱,在得物APP上正常渠道購買的產品卻無法通過鑒定。截止發稿前,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得物APP的投訴已有380多萬條,24小時內的有效投訴也有7000多條,投訴內容主要主要涉及假冒偽劣、無法退款退貨等問題。
有媒體報道,在購買一款鞋子的確認訂單頁面中,看到了一行寫著《買家須知》的小字,點擊進入隨即跳出該APP官方交易申明,內文以明顯字體標注:“得物APP僅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并非商品銷售主體,不提供三包服務”。此外,記者還在得物APP的“確認訂單”頁看到,“商品屬于個人全新閑置物品,市場價格存在波動,故不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但《電子商務法》中明確了電商平臺的義務,“電商平臺作為提供交易的載體是有義務對于以上消費者權益進行保護的,如果消費者利益受損并且與商家協商不統一,電商平臺應遵循相關規定來保護消費者權益”。
綠瘦:謀求上市背后隱藏諸多危機
2月3日,綠瘦健康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綠瘦集團”)與愛建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并于近日在廣東證監局備案。據社交財經報道,這并非綠瘦健康集團第一次試圖登陸 A 股市場,其六年前就想借殼 ST 中基(000972.SZ)上市,但最終未果。
“不運動,不節食,聽從營養師指導服用綠瘦產品,就能分解脂肪,養成易瘦體質”——帶著這樣夸張而誘人的廣告口號,綠瘦逐步走入大眾的視野。據官方介紹,綠瘦健康產業集團是一家以大數據為核心,集體重管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累計為超過1700萬客戶提供專業服務。不過,綠瘦背后卻是隱藏諸多危機。
2011年5月,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檢查中發現,“綠瘦”一款產品不僅假冒保健食品批準文號,而且在產品中查出“西布曲明”、“酚酞”等非法添加成分。此后,國家藥監局發布通知,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查禁包括“綠瘦”在內的七種保健食品。
而自 2013 年開始,CCTV和地方衛視還曾不止一次地指出綠瘦集團的產品、經營模式存在各種問題。據悉,2013 年 9 月,CCTV13 指出“綠瘦涉嫌違規經營,一環扣一環,環環皆有問題”。2018年3月,“消費保”發布《315維權特別活動:十大經典集體投訴案例》,綠瘦因“產品質量缺陷,售后服務欠缺”而榜上有名。
如今,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依舊有著綠瘦的諸多投訴,主要反映的問題是“虛假宣傳”、“退款難”、“價格不透明”等問題。有投訴者總結了綠瘦的“四宗罪”:一、產品虛假宣傳;二、價格不透明;三反復誘導產品;四、語言恐嚇。
多燕瘦:減肥產品竟是“瀉藥”?
在減肥圈,“多燕瘦”因其主打的酵素減肥概念及“帶貨一姐”薇婭、明星吳亦凡、林依倫等都曾為其推薦而聞名,并曾創下直播3分鐘售出10萬+盒的紀錄。2020年11月份單月銷量突破70萬單,銷售額1.1億。產品火爆背后,多燕瘦同樣是頗有爭議,甚至是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
在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的“2019年度十佳案件”中,“多燕瘦酵素”品牌經營方“蜂了時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因違法經營酵素食品被罰款14萬元,并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據案情通報,2019年8月,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線索,稱“蜂了時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經營的“多燕瘦酵素吸吸凍(番石榴味)”(生產日期:2018年9月17日)中檢出了匹克硫酸鈉。相關資料顯示,匹克硫酸鈉是一種藥品原料,具有緩瀉作用,屬于非食用物質,在常規標準檢測中無法檢出。該藥品具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必須憑處方、遵醫囑才能使用。有媒體報道,有消費者就因使用了多燕瘦產品,拉肚子到脫水,不得不住進醫院。
根據中國科技新聞網報道,面對這樣嚴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似乎絲毫未影響“多燕瘦”的正常運作,2020年11月17日,多燕瘦(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多燕瘦中國”)發生了工商變更,蜂了時尚正式退出股東序列,新增文淼為股東(占股49%)。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